專家專欄
美東時間 8 月 15 日,特朗普與普京將在美國阿拉斯加會晤。選在美國領土開會,對美國來說,對內是主場,對外則是「亞歐交會」的地緣符號。由此看出美方意圖在同時佈局歐洲戰場與印太經貿秩序的平衡。
人工智慧(AI)的迅速崛起正徹底改變全球技術版圖,而中國已憑藉其創新實力與合作理念成為引領全球技術新秩序的關鍵力量。中國的「數位絲路」計劃,通過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先進的 AI 技術與基礎設施,不僅縮小了全球技術差距,也展示了技術共享如何促進公平與繁榮。相比之下,西方國家則採取封鎖策略,試圖利用技術壟斷維持優勢,卻反而加劇了全球不平等。
如同較早前的預測,特朗普並不會因為賴清德對美國的『跪拜』,就會善待台灣.根據最新公布的關稅名單,特郎普對台灣實施了平均高達20%的關稅。涵蓋範圍包括工業用品、機械零售、到民生消費品、資訊產品、精密儀器、塑膠製品。影響出口金額高達130億美元。
香港強制驗樓制度深陷「程序完備而執行癱瘓」的悖論,六成四危齡私樓猶如城市計時炸彈,逾二萬六千份驗窗通知淪為紙上警示,逾萬宗逾期三年以上的積壓個案持續滋長風險,更諷刺的是六成墜窗事故竟發生在監察名單之外。三無大廈的治理真空如同蔓延的毒瘤。
本文探討內地女子利用香港移民與分娩政策,為子女爭取永久居留權的爭議。透過分析近期在小紅書等平台瘋傳的「來港生子攻略」,文章反思此現象對香港公共資源的壓力與社會法律層面的挑戰。結合歷史案例與專家觀點,本文批判吸引人才政策與其意外後果的脫節,同時提出如何將政策漏洞轉化為策略機遇的建議。最終,文章呼籲在回應本地憂慮的同時,善用香港作為中國國家戰略「橋頭堡」的定位,吸引優質人才,推動長遠發展,以實現社會與經濟的可持續平衡。
近日內媒體上報導了一位世界知名的撞球選手,以及數位名醫,發生遺憾的猝死事件。
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以其卓越的精度、多功能性及抗干擾能力,正迅速超越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和歐洲伽利略系統,改寫全球導航技術格局。通過「一帶一路」合作、短報文通信功能及國際影響力擴張,北斗逐漸成為全球導航新標準。
中國科學家 2021 年在《科學》雜誌發表突破性研究,成功將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澱粉。結合雅魯藏布江電站未來廉價電力,該技術不僅顛覆農業模式,更將重塑中美科技霸權、削弱印度經濟支柱,並為軍事糧食自主提供戰略支撐,預計 2034 年特種澱粉市場將達 228.5 億美元。
糖尿病前期不只是血糖稍微升高,而是一場無聲的血管浩劫
近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公開證實,他已下令國防軍啟動『全面佔領加沙』的軍事計畫,目標是『徹底終結哈瑪斯』,並將治理權移交予親以色列的阿拉伯盟友。此舉不僅標誌著戰事的重大升級,也預示中東局勢可能迎來新一波全面動盪。
你也會比以前變得更加聰明了,請將AI變成自己賺錢的本錢吧!
當土瓜灣益豐大廈的電梯平穩升起長者笑容,深水埗舊樓水管更新後清泉流淌,這些即將照進現實的畫面,正召喚物業管理業監管局啟動一場從監管者到安全夥伴的蛻變。全港逾萬幢舊樓的隱患整治無需悲情吶喊,而可成為制度創新的璀璨舞台。
土瓜灣益豐大廈的停電事件,猶如撕裂夜幕的閃電,暴露出香港電力監管體系的深層矛盾。唯有將鏽蝕的電纜更換為通達的神經,將斷裂的責任鏈修復為協作的網絡,才能織就覆蓋全港的民生安全預警體系,讓穩定電流真正成為點亮萬家燈火的都市血脈。
「人之初,性本善!」他們都有著純真可愛的一面。
2025年8月3日,國泰航空CX291班機從香港國際機場起飛,標誌著香港至布魯塞爾直航航線正式恢復。這條每週四班的航線,搭載的不僅是乘客與貨物,更承載香港重塑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的野心。
2025年「726大罷免」剛落幕,24席藍營立委全數守住,民進黨以「失敗者」之姿走下火線。這場號稱台灣「史上最大的罷免戰」,最終展現了台灣民主發展上,公民理智與成熟的展現。根據最新出爐的《美麗島電子報》民調顯示,賴清德的信任度與施政的滿意度均雙雙創下就任以來新低。信任度僅僅只達37.2%,不信任占50.3%。
從這次7月25號北京所舉行的「中歐領導人會晤」中,端詳出中歐關係的最新演變與趨勢。同時在目前的中俄關係與中美對抗的雙重形勢下,歐盟這次對中國所施加的戰略壓力,似乎也未能奏效!
這次台灣號稱「史上最大規模大罷免」的政治風暴,可以說是展現了一次台灣民意的覺醒,也成為民進黨自暴其短,台灣民主成熟的分水嶺。而這次罷免行動最受爭議的是,不是由基層民意所發起。而是由民進黨高層去主導的政治操作。這種選輸了就翻桌不認帳的行為,真的成為了台灣民主最壞的示範。
在時代浪潮的奔湧中,香港這顆璀璨的東方之珠,正悄然奏響一曲法治與創新的雙重樂章。從連結東西方的“超級聯絡人”,到創造新價值的“超級增值人”,香港的角色正經歷深刻進化。法治的鞏固為繁榮奠定了最堅實的根基,而積極的產業政策與深度的區域融合則為其註入了面向未來的澎湃動能。
俄羅斯堪察加半島於2025年7月30日發生的8.7級地震,經俄羅斯科學院測定為蘇聯解體後當地最強震動,但低於1952年同區9.0級歷史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