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經濟評論
極端天氣愈見頻繁,颱風「韋帕」日前襲港,當局因應風力和風勢一度掛起「十號波」,是繼2023年超強颱風「蘇拉」後香港首次再掛十號風球。如斯強勁的颱風過後,香港整體運作迅速回復正常,有賴政府的準備工作和應變部署,以及在極端天氣下緊守崗位的相關人員,他們的貢獻,值得社會「點讚」!
近日,路政署宣告北環綫主支綫最遲2034年貫通的目標,與古洞站轉乘樞紐按港鐵進度報告推進的現況,掩蓋不了新界北民生基建的系統性滯後。
在「一國兩制」的戰略框架下,香港憑藉全球唯一中國普通法司法管轄區的獨特地位,為粵港澳大灣區構築多維度戰略防火牆。
香港財政結構的深層病灶,在於以往對土地出讓收入的病態依賴,全球秩序震盪之際,筆者建議有用制度創新鍛造財政韌性,以利香港從被動管治者蛻變為主動價值創造者。
筆者建議三軸並進策略路徑本質是剝離理想化套利主張,在監管框架內以大灣區政策為錨點:將香港法治優勢與內地產業資源通過合規金融工具銜接,重點發展綠色能源與跨境數據資產化,方能在週期波動中建立可持續韌性。
這次參觀湛江艦、運城艦是一次國防體驗,更是一場靈魂洗禮。當99.9%的市民以行動詮釋熱忱,當「國安家好」成為社會共識,那些被誇大的「不便」早已湮滅於歷史洪流!
筆者審視香港文旅發展的結構性困局,認為核心矛盾在於「資源豐沛而系統失靈」, 全港逾千處歷史建築散落十八區卻缺乏動線整合,非遺技藝淪為觀光表演而產業附加值低迷,節慶人潮管理更因部門權責破碎而屢現失控。筆者主張須以「制度重構工程」重塑香港文旅基因,借鏡內地成功經驗卻非機械複製,而是將其精髓轉化為契合香港地緣特質的活化解方。 香港終將兌現「無處不旅遊,處處皆金融」的稀缺競爭力。這非漸進改良,而是以地緣能量驅動的制度涅槃。
香港維港的夜色是世界級名片,但全球文旅競爭已進入沉浸式體驗新時代。筆者建議把握契機先行先試,將維港升維為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離岸樞紐。
本港經濟受外圍不確定性和消費模式轉變影響,零售及飲食業經營困難,失業率上升。我認為,提振消費的關鍵在於保障市民就業和收入穩定,政府應檢視外勞政策,並加強本地勞工的就業支援,本地商戶亦應創新轉型,吸引旅客和市民消費。
筆者建議在加密貨幣顛覆傳統金融秩序的時代變局中,既要研究凍結高風險加密抵押產品入境以修訂《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條例》,更需聯合內地研發央行數字貨幣跨境結算網絡,逐步削弱美元依賴。
當元朗學生為郵輪客講解屏山鄧氏宗祠的百年石雕,竹篙灣及 啟德住客手持渡輪贈票穿梭於西九博物館群,及創業市集的深港聯合作品懸掛於啟德碼頭, 香港便一步步完成從「土地空間閒置」到「戰略資產」的躍遷。筆者建議以此融合方案以法規突破鬆綁制度桎梏,以交通動脈縫合地理割裂,更以文化內容激活流量價值,使「空間再工業化」的哲學,轉化為教育經濟增量與文旅收益翻番效能。書桌、床鋪、展台在動態網絡中共振,香港便能在土地及空間戰略中提升國際競爭力。
筆者建議融合效益體現於三重變革:居民助查可降低三會巡查負荷,專項基金之人力支出同步縮減;居民評分高的區域,區議會工程審批時效再壓達50%;社區工程師本地化(深水埗試點目標70%為本區居民)促進治理可持續性。
香港勞動力市場正處於結構性轉型的關鍵時期,醫療保健與工業智能化等高增長行業對專業技能的需求迅速上升,而運輸物流、餐飲零售等傳統行業卻因市場萎縮和自動化衝擊面臨結構性失業。與此同時,偏遠旅遊景點基礎設施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香港審計署(2025)數據顯示,68%的景點缺乏完善服務設施,直接影響遊客滿意度與停留時間。筆者建議這一挑戰亦為勞動力市場轉型與區域協同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以綜合設施模式通過技能重構與區域協同,可同步緩解結構性失業與提升旅遊業質效。
特區政府在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由政務司副司長任組長的「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工作組),該工作組日前公布30項銀髮經濟相關措施,涵蓋促進「銀色消費」、發展「銀色產業」、推廣「銀色品質保證」、推廣「銀色財務及保障安排」、釋放「銀色生產動力」五大範疇。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最新發布的《2025年世界競爭力年報》,將香港送上全球探花寶座。這份殊榮的背後,是「一國兩制」賦予的獨特基因。
新田科技城的再生水系統與馬草壟濕地緩衝區設計,證明香港從不缺技術智慧;但當將軍澳海水化淡廠二期時程迷霧未散,而打鼓嶺焚化爐選址在社區抗爭中僵持,我們必須承認: 燈火通明的家園,不會誕生於部門的公文漩渦。
國際航空評鑑權威「SKYTRAX」於2025年6月17日正式公佈《2025全球最佳航空公司》排名。國泰航空憑藉服務品質、創新能力與品牌影響力的全面突破,成功重返全球第三。
筆者認為方案的最終價值,在於重塑香港經濟基因的治理哲學。它證明財政穩健與產業躍遷可共生共榮:通過新型消費券數據流打通企業救命與產業造血脈絡,以積極救市實現社會正義,更憑藉"一國兩制"制度彈性串聯內地產能、東盟市場與中東資本。當全球深陷"救援企業還是改革財政"的零和抉擇時,這套讓霓虹招牌與數據鏈共振的東方智慧,正為香港開闢第三條路,從"超級聯繫人"蛻變為"戰略價值創造者"的歷史躍遷,始於今日破釜沉舟的革新。
當國泰航空CX301航班的標誌在6月16日凌晨香港國際機場的航顯屏上亮起,這架銀翼舒展的A350-900客機,載著的不僅是飛往德國巴伐利亞邦首府慕尼黑的乘客,更承載著一個里程碑式的意義——國泰航空的第一百條航線,就此啟航。
港府自2022年4月起禁止另類吸煙產品(另類煙)的入口及銷售,禁令實行三年,街頭使用者仍隨處可見,措施對減少吸煙人口的成效非常有限。最近更有大學調查指出,青少年接觸另類煙的比率仍然高企。反觀內地2022年5月起,採取發牌制度監管生產及銷售後,中學生電子煙使用率顯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