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戰爭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陸軍14日公布「雅努斯計畫」(Janus Program),目標是在2028年前為基地提供微型反應爐。這些反應爐的輸出功率低於20兆瓦,僅為大型現代核反應爐的一小部分,但體積小、可由貨船或飛機運輸,發電量足以供應一個小鎮。現代戰爭電能已經是不言而喻的關鍵,核能是一種發電量大,而且供電穩定的能源,美國計劃未來在美軍基地建立小型核電設施。
據《央視》日前播出的影片透露,中國全力發展第二款隱身系列戰機殲-35,為其配套的新一代中等推力渦扇-19已裝上戰機,可為該機帶來高達1350公里的作戰半徑。由於官方透露福建艦電磁彈射測試順利,未來殲-35帶著渦扇-19上艦,意味著中國航母戰鬥群的打擊半徑將直接覆蓋第二島鏈。
南韓「韓聯社」報導,南韓國防部長安圭伯16日證實,最新型「玄武5型」彈道飛彈將於年底投入實戰部署,宣示持續升級南韓飛彈打擊性能和射程,藉此強化防衛能量,加強嚇阻北韓核武與飛彈等威脅。
美軍 3 架 B-52 轟炸機 15 日部署至委內瑞拉沿海國際空域,此舉被視為對委施壓。近期美以打擊販毒為名,頻繁在委附近海域開展軍事行動。
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川崎重工業」,昨(14)日在神戶市造船廠,為日本海上自衛隊「大鯨級」潛艦「蒼鯨號」舉行下水典禮。報導說,蒼鯨號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第六艘「大鯨級」柴電攻擊型潛艦,造價約736億日圓,預計將在2027年3月服役,希望能強化日本「海上自衛隊」在第一島鏈的活動能力。
據「海事先鋒」報道,全美國唯一能製造蒸汽彈射器的「巴布科克-威爾科克斯公司」(Babcock & Wilcox)軍工部門,日前宣佈破產並停止營運,導致美軍現役「尼米茲級」航母的彈射系統後勤維修陷入斷鏈危機。據「海事先鋒」分析,由於美國近 20 年未再採購蒸汽彈射器,加上新一代電磁彈射技術尚未完全成熟,美國海軍如今陷入「舊的造不出、新的還不穩」的尷尬局面。
軍聞網站「Naval News」11日報導,美國海軍將自明年起,啟動夏威夷珍珠港-希肯聯合基地的碼頭、乾塢與整建升級工程,以便未來讓「傳統迅速打擊」(CPS)極音速武器的朱瓦特級驅逐艦,以及維吉尼亞級攻擊潛艦擴大進駐,強化印太地區的部署能量。
綜合美國防務新聞(Defense News)及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9日報導,根據美國政府問責署(GAO)最新報告,美國海軍為解決維修需求,得從停飛的F-35、F-18戰機以及潛艦上拆取零件「殺肉來用」,問題根源爲國防部沒有取得武器系統完整數據的權利,導致海軍維護人員必須完全仰賴原廠供應零件,大幅延長維護時程。
綜合外媒報道,最近美國又開始挑釁,提出了數億美元的對台軍售。9月25日,中國商務部突然宣佈對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扁平地球管理公司、全球維度公司、薩羅尼克、愛爾康以及國際海洋等實施出口管制。這一手可以說是破鼓東大捶,這幾家公司可以說都是半死不活了。比如說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連年虧損。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是美國最大的軍艦製造商,其旗下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廠,是美國唯一能造航母的造船廠了。如果該廠倒閉,美國的航母就沒有娘家了,修都沒地方修。中國的精準制裁可以說是送這家船廠上路的「神補刀」。
10 月 11 日深夜至 12 日凌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邊境爆發交火,雙方互指對方挑釁,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巴方關閉部分邊境口岸。
10 月 12 日南沙鐵線礁附近,菲公務船遭中海水警水炮擊中並擦碰。菲指中方挑釁,中方稱菲非法闖入,責任在菲,雙方均公布現場片段。
美國軍聞網站《Naval News》報導,美國造船巨擘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集團(HII)旗下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廠(Newport News Shipbuilding)宣佈,最新一艘維吉尼亞級(Virginia-class)核動力攻擊潛艦「麻薩諸塞號」(USS Massachusetts, SSN 798),已完成其首次海試。 在為期數天的海上測試中,「麻薩諸塞號」完成了服役前的多項關鍵驗證,包括首次下潛至水下,以及在水面與水下進行高速機動等科目。在返回造船廠進行最終測試後,即將正式交付美國海軍。
持續近兩年的以哈戰爭終於出現轉機。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昨日(9日)宣布永久停火,指已收到美國及多國調解方保證,確認戰事結束。以色列政府其後召開內閣會議,正式批准加沙首階段停火及換囚協議,標誌雙方戰爭進入終結階段。
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9日,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發表聲明稱,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就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加沙和平計劃舉行談判後,哈馬斯與巴勒斯坦各抵抗組織已達成一致: 一、結束加沙衝突 二、確保以色列全面撤軍 三、允許人道主義援助入境 四、實施被扣押人員交換
據共同社10月5日報道,駐韓美軍正試圖將任務範圍由防禦朝鮮擴大至「威懾中國」,但韓國與中國在地理上鄰近且經濟聯繫緊密,韓方強烈擔憂美軍此舉引發不必要的誤解和反彈。韓國總統李在明已對此明確表示不滿。
台灣軍方向美國增購的500枚愛國者三型增程型飛彈(PAC3-MSE)規劃在明年完成交運及部署作業,首批飛彈據傳將會在今年底運抵台灣,並部署於花東地區,強化東部空防戰力。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平與安全中心與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共同主辦的「台海防衛兵推」於6月10日至11日舉行,並於上月26日發表總結報告與新書。報告指出,報告指稱解放軍具備對台灣沿海任何地區實施三棲突襲登陸的能力。對此,退役中將帥化民、退役上校黃徵輝4日都認為,台灣地形有76%為中央山脈,若進入城鎮戰不僅不利,還缺乏可供民眾疏散或後勤運補的縱深空間。
據美軍媒體整合平台DVIDS網站新聞稿,在美國海軍五大湖區後備戰備暨動員指揮部(REDCOM GL)的召集下,美國海軍中西部地區共14個後備動員中心(Navy Reserve Centers,NRC)領導層,9月25日舉行會議,傳達包括明確備戰目標、加速動員程序以及確保後備戰力水準等重點,凸顯美軍目前不再將印太地區戰爭視為遙遠概念,而是迫切需求的現實,因此除了現役約33萬兵力之外,一旦爆發重大衝突,美軍計畫「可能須在30天內完成5萬後備海軍官兵的動員」,會議簡報則特別指出美國對包括日、韓以及關島的防衛承諾,凸顯出在美軍評估之中,前述地區可能在衝突中成為焦點。
據美國軍事專業媒體《Naval News》報導,在10月1日中國國慶日當天,解放軍一架轟-6轟炸機,掛載著超音速反艦飛彈,飛越南海黃岩島進行戰備巡邏,並與多艘護衛艦及戰鬥機進行軍事演習。報導指出,中國軍方在黃岩島的此類高端軍力部署,目的是反制菲律賓與美國在南海的行動。
據《Defence blog》報道,自從美國雷神公司的鋪路爪(PAVE PAWS)雷達,於 2013 年開始在台灣服役以來,就是台灣防空系統乃至整體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 2024 年 3 月便有要強化的消息。美國空軍已授權雷神公司一份價值超過 1,500 萬美元的合約,旨在為台灣的預警雷達系統提供增強,加強台灣追縱飛彈等物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