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動態
據《遠見雜誌》報道,根據台海關資料,2025年上半年,台灣無人機外銷總值飆上1,189萬美元,創下年增率749%的歷史新高,高於去年同期的52%漲幅;其中,波蘭為最大出口國,占比高達54%。
據中國時報報道,美國大打關稅戰,引發全球經濟動盪,台灣原先以為可以順利將最早的32%降至20%,未料竟是「20%+N」的疊加關稅結局`,引爆全民怒火。有網友翻出已故作家、前立委李敖20年前「台灣是美國第一島鏈的看門狗, 而且是要自己買骨頭來啃的看門狗」一句話,大嘆真的是先知。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台灣時間周二(8月5日)傍晚接受CNBC電話訪問,話題從對等關稅談判、232調查。特朗普更直接點名台積電,聲稱已承諾將在美國投資3000億美元,並建造「全世界最大的晶片廠」。
據台灣媒體6日報道,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驚傳工程師將2納米先進製程機密技術外洩事件,洩密對象為日本企業。
綜合媒體報道,8月5日,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在「凱達格蘭論壇:2025 印太安全對話」活動再次宣稱,為「推動國防改革,預計投入更多的資源,明年的國防預算將達到 GDP3% 以上的目標」,台灣地區2026年度防務預算提升至GDP的3%以上,折合新台幣逾8000億元,主要用於對美軍購。
這次台灣號稱「史上最大規模大罷免」的政治風暴,可以說是展現了一次台灣民意的覺醒,也成為民進黨自暴其短,台灣民主成熟的分水嶺。而這次罷免行動最受爭議的是,不是由基層民意所發起。而是由民進黨高層去主導的政治操作。這種選輸了就翻桌不認帳的行為,真的成為了台灣民主最壞的示範。
英國《金融時報》7月30日爆出新料,在中美經貿會談等背景下,美方於6月會晤前的「最後一刻」取消了與台灣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的會面安排。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拒絕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出訪中南美洲期間過境紐約。
綜合台灣媒體報道,7月26日台灣民進黨當局發動的首波「大罷免」以失敗告終,24名國民黨立法委員,及因涉貪而被停職的新竹市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全部不通過,25人安全過關。下月23日會舉行第二波罷免投票,決定另外7名國民黨立委的去留。
綜合台灣媒體報道,台灣今日(7月26日)舉行史上規模最大的「大罷免」投票首輪投票,全台9個縣市選民表態決定是否撤職24位國民黨立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投票時間從上午8點起至下午4點止,之後隨即開票。當晚18時52分,點票結果出爐,全台24名國民黨立委、1名民眾黨市長反罷免成功。
英國《金融時報》7月19日援引消息報道稱,日本政府官員正告知在台經營的日本企業,如果因台海爆發衝突需要撤離員工,各企業將「只能靠自己」。這一說法,與此前日本政客叫囂「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大相逕庭!近期有兩家日本大企業從台灣知名百貨公司撤資,台灣島內認為日企此舉形同「用腳投票」。
據台灣媒體報道,台灣晉陞太空集團在研製火箭在日本北海道升空,但未達目標失控墜落。台高層人員透過地方產業界人士說明,此次晉陞集團在日本的公司「jtSPACE」首次在日本北海道大樹町完成火箭發射任務,這也是日本第一次有外國投資企業在日本本土的發射任務,雖未達到原預期的100公里高度,但此經驗對下次發射幫助很大。
據BBC報道,台灣一年一度的「漢光演習」7月9日舉行,時間長度破紀錄倍增至十天九夜,動員人數創新高,涵蓋範圍與演練強度均遠超以往。這次實兵演習,是賴清德定義中國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後的首次,台軍方正式針對所謂「中國大陸灰色地帶」襲擾進行演訓。
YouTube 瘋傳 AI 生成影片,虛構 17 歲台灣少女拒認「中國台灣省」放棄大獎,33 萬人誤信感動。真相曝光後網議 AI 洗腦氾濫,呼籲提升識讀能力,更應釐清事實 ——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兩岸同胞同文同種,血脈相連。
台灣向美國採購100套、400枚陸射型魚叉反艦導彈系統,台軍方人士透露,首批5輛導彈發射車、1輛雷達車,已在日前運抵台灣,現正由海軍海鋒大隊進行接裝訓練中,根據台美議定的交貨期程,2026年底前將先交運32套系統,剩餘68套則將在2028年以前運抵台灣。
微信公眾號「國家安全部」6月28日消息,2024年6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聯合制定印發了《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一年來,這份凝聚了國家意志與人民期盼的重磅文件,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了明確嚴厲的警示,充分展現了依法維護國家統一的堅定決心與雷霆之力。
台灣首艘自製常規動力攻擊潛艇「海鯤」號(舷號SS-711)今天(6月26日)再次出海測試,這是繼本月17日首次進行了6小時的海試之後,該潛艇進行的第二次海上測試。
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子公司日前給美國商務部提交意見信,信函的內容被視為台積電對美關稅措辭最為強烈的回應,明確警告美國當局,假如執意對晶片徵收進口關稅,台積電甚至有可能取消投資美國計劃。
台灣「海基會」近期「啟動改革措施,進行組織優化」,再度傳出人事異動。資深的秘書處處長黃國瑞在內,近期已有多位主管離職、優退。加上近期有兩位前「陸委會」資深處長先後辭世,令台灣方面熟悉兩岸事務的「老兵」買少見少。
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朝小野大」上台執政以來,不斷動用手中的行政權力和干預司法方式打壓在野黨和政敵,累積巨大的社會矛盾和民怨的情況下,在野「國民黨」和「民眾黨」4月26日在台北凱達格蘭大道(下稱「凱道」)發起抗議集會,25萬示威民眾塞爆凱道和周邊中山南路、仁愛路、景福門道路。示威民眾高喊「反獨裁」「賴清德下台」等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