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動態
英國《金融時報》7月19日援引消息報道稱,日本政府官員正告知在台經營的日本企業,如果因台海爆發衝突需要撤離員工,各企業將「只能靠自己」。這一說法,與此前日本政客叫囂「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大相逕庭!近期有兩家日本大企業從台灣知名百貨公司撤資,台灣島內認為日企此舉形同「用腳投票」。
據台灣媒體報道,台灣晉陞太空集團在研製火箭在日本北海道升空,但未達目標失控墜落。台高層人員透過地方產業界人士說明,此次晉陞集團在日本的公司「jtSPACE」首次在日本北海道大樹町完成火箭發射任務,這也是日本第一次有外國投資企業在日本本土的發射任務,雖未達到原預期的100公里高度,但此經驗對下次發射幫助很大。
據BBC報道,台灣一年一度的「漢光演習」7月9日舉行,時間長度破紀錄倍增至十天九夜,動員人數創新高,涵蓋範圍與演練強度均遠超以往。這次實兵演習,是賴清德定義中國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後的首次,台軍方正式針對所謂「中國大陸灰色地帶」襲擾進行演訓。
YouTube 瘋傳 AI 生成影片,虛構 17 歲台灣少女拒認「中國台灣省」放棄大獎,33 萬人誤信感動。真相曝光後網議 AI 洗腦氾濫,呼籲提升識讀能力,更應釐清事實 ——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兩岸同胞同文同種,血脈相連。
台灣向美國採購100套、400枚陸射型魚叉反艦導彈系統,台軍方人士透露,首批5輛導彈發射車、1輛雷達車,已在日前運抵台灣,現正由海軍海鋒大隊進行接裝訓練中,根據台美議定的交貨期程,2026年底前將先交運32套系統,剩餘68套則將在2028年以前運抵台灣。
微信公眾號「國家安全部」6月28日消息,2024年6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聯合制定印發了《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一年來,這份凝聚了國家意志與人民期盼的重磅文件,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了明確嚴厲的警示,充分展現了依法維護國家統一的堅定決心與雷霆之力。
台灣首艘自製常規動力攻擊潛艇「海鯤」號(舷號SS-711)今天(6月26日)再次出海測試,這是繼本月17日首次進行了6小時的海試之後,該潛艇進行的第二次海上測試。
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子公司日前給美國商務部提交意見信,信函的內容被視為台積電對美關稅措辭最為強烈的回應,明確警告美國當局,假如執意對晶片徵收進口關稅,台積電甚至有可能取消投資美國計劃。
台灣「海基會」近期「啟動改革措施,進行組織優化」,再度傳出人事異動。資深的秘書處處長黃國瑞在內,近期已有多位主管離職、優退。加上近期有兩位前「陸委會」資深處長先後辭世,令台灣方面熟悉兩岸事務的「老兵」買少見少。
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朝小野大」上台執政以來,不斷動用手中的行政權力和干預司法方式打壓在野黨和政敵,累積巨大的社會矛盾和民怨的情況下,在野「國民黨」和「民眾黨」4月26日在台北凱達格蘭大道(下稱「凱道」)發起抗議集會,25萬示威民眾塞爆凱道和周邊中山南路、仁愛路、景福門道路。示威民眾高喊「反獨裁」「賴清德下台」等口號
4月21日,菲律賓和美國在菲呂宋島和巴拉望島相關區域啟動2025年度「肩並肩」(Balikatan)聯合軍事演習。演習特別強調位於呂宋島北端、鄰近台灣南端約200公里的巴丹群島(Batanes),模擬「奪回遭襲島嶼」進行綜合戰術演練,意在台灣的目的十分明顯。
以王定宇為首的18名台灣民進黨立委最近向台灣立法院提案,要求有關港人申請居留或定居的規定,應依照「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居留定居規定」,如果要取得台灣身分,就必須放棄香港原有護照。
即使台灣積極配合美國的晶片戰略,「台積電」先後宣佈投資1千多億美元在美設廠,仍未能逃過美國的關稅戰打擊,向台灣輸美產品課徵32%重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戰」延燒台灣,課徵32%關稅,對各行各業造成很大衝擊,台灣行政部門4月4日宣布將投入880億元台幣(工業700億,農業180億,下同),針對九大面向、提出20項協助方案。
解放軍對台軍演進入第2天,正式公佈代號為「海峽雷霆-2025A」。解放軍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表示,4月2日將於台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
解放軍東部戰區4月1 日開始組織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在台灣周邊艦機多向抵近台灣,重點演練海空戰備警巡、奪取綜合制權、對海對陸打擊、要域要道封控等科目,檢驗戰區部隊聯合作戰實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