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專欄
國泰航空有限公司(「國泰」)憑藉中國市場支撑及精細化管理,於業界面臨經營壓力下,交出逆勢亮眼的中期業績:客運收益同比增長 14%、運載乘客增長 27.8%、運載率再高於去年同期達84.8%。
香港的經濟從來不是在順境中成長,而是在每一次挑戰中鍛煉出更強的韌性。失業率微升,不代表經濟衰退;勞動人口增加,反而是市場活力的體現。
8月12日,深耕51年的半導體材料商『瑞昇金屬工業』在官網公告因財務困難、銀行緊縮銀根,無預警停止營業。在美方對台產品啟動20%對等關稅、並醞釀對半導體祭出「232條款」調查的背景下,這起事件不不是偶發,而更像是台灣半導體上游材料鏈的結構性警訊:當龍頭代工仍吃AI紅利時,中小材料商卻面臨成本上升與現金流的壓力,可以說台灣的科技生產業已經進入了一個「強者更強、弱者淘汰」的斷鏈風險期。
筆者喜歡加入食品行業的初心是爲了「改善我們的生活水平、跟隨社會的進步,大家食得更健康更開心。」
農業、工業、金融齊出手,北京宣示後關稅時代「不再韜光養晦」,短短48小時,中國大陸連環出招,針對美國、歐盟、加拿大、日本等四方的關稅與制裁,推出「快狠準」反制措施。
本文批判美國外交關係協會於2022年發表的文章《中國對維吾爾族的鎮壓》中,關於中國在新疆地區對維吾爾族實施「種族滅絕」和「文化滅絕」的指控。文章指出這些指控在邏輯上存在選擇性偏誤、以偏概全及結論先行等問題,缺乏全面性和客觀性。
2025年8月,美國政治脆弱的平衡被打破。共和黨憑藉聯邦眾議院僅7席的微弱優勢(219席對民主黨212席),引爆一場史無前例的「傑利蠑螈軍備競賽」。
當大廈電梯故障、消防通道堵塞威脅市民安全時,物業管理業監管局(物監局)卻將過半人力投入進修課程的行政審核,僅餘少數人處理全港每年超過五百宗的投訴案件。
2025年美俄峰會在阿拉斯加舉行,表面上旨在緩解俄烏戰爭,但實際上暗藏全球地緣政治的深層博弈。普京獲得短期外交勝利,特朗普則藉此轉移國內壓力,兩者看似對立卻可能隱藏利益交換。歐洲陷入尷尬角色,安全與主權受威脅。
近年來,一種名為「體外反搏治療」(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 Pulsation, EECP)的非侵入性療法,逐漸受到醫學界的關注。尤其對於糖尿病前期、高血壓、動脈硬化及心臟病風險族群,是一種具有潛力的輔助療法。EECP 是一種非侵入性、無須開刀的循環改善療法,它的原理類似於「替心臟做運動」,幫助血管恢復彈性、促進側枝循環(collateral circulation),進而改善血流、降低心臟負擔、修復受損的血管內皮細胞。
香港物業管理業監管局(PMSA)作為法定監管機構,肩負規範全港1.3萬名持牌人及監督2.8萬幢建築物管理品質的重任,其服務實質覆蓋720萬市民生活安全,未來更潛在輻射影響大灣區8,600萬人口。
公營房屋從鐵皮蔽身的徙置大廈,到今日窗明几淨的現代化屋邨,這條路走了七十寒暑。公營房屋由從前的粗糙胚土,僅能遮風擋雨;到今屆政府執起精雕的刻刀,將「簡約公屋」化為提速安居的飛梭......
香港年長司機交通意外頻發,引發社會對其駕駛安全的廣泛關注。
家明哥每天都花上45分鐘去閱讀,這也是我值得謙虛學習的指標。你呢?
肺癌發⽣率的增加與空氣環境的污染必然有直接的關係,但是⼀般⼤眾都認為空氣污染只會對呼吸系統造成不良的影響。然⽽空氣污染,尤其是PM 2.5的顆粒,是⼀種顯著⼼⾎管疾病相關的環境風險因⼦。持續暴露在被污染的空氣中會極度增加各種⼼⾎管疾病的風險,其中包含了⼼肌梗塞、中風、⼼臟衰竭和⼼律不整。
2025年是日本二戰投降80周年,這一歷史節點不僅是對戰爭死難者的悼念,也是對日本如何面對戰爭歷史的再一次檢視。然而,日本在紀念活動、歷史態度及國際關係方面仍存在深刻的矛盾與分歧。
普京與特朗普即將舉行的阿拉斯加會談,是俄烏戰爭以來首次美俄領袖面對面交流,引發全球關注。三篇來自BBC、NHK和塔斯社的報導展現了各自立場與敘事策略的差異,反映出不同國家對此次會談的需求與意圖。
本文探討高國債國家與美國武器採購之間可能存在的潛在關聯,並透過對日本、希臘、意大利等國家的案例研究,文章指出,這些國家在面臨嚴重財政壓力的同時,仍須因地緣政治需求或國際壓力而採購美國先進武器,進一步惡化其債務問題。此外,本文亦檢視特朗普時代的政策如何通過關稅和軍事要求影響盟國的財政與外交選擇。
筆者相信所有女士們都是以「靚」行先
2025年8月14日,熱帶氣旋「楊柳」外圍雨帶以每小時逾140毫米的狂暴雨勢撕開香港城市防線,港島中西區排水系統在超越極限的瞬時負荷下徹底崩潰。風暴潮同步推高維港水位,黃大仙地下車道化作深達半公尺的渾濁河流,積水淹沒交通標誌桿的驚悚畫面透過社群媒體瘋傳;柴灣道更爆出駭人的黃泥水噴泉,湍急水流將轎車沖疊,東區醫院急診室水浸。西營盤商圈淪為汪洋澤國,全港當日累計逾兩百宗塌樹報告,機場快線停擺五小時釀成過萬旅客滯留,這場抽乾每小時廿五座奧運泳池總水量(註:全港時雨量峰值約每秒七十立方米)的黑雨,赤裸揭露氣候失控時代的都市脆弱性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