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強的心血管惡魔—脂蛋白LP(a)

avatar

林昌琦

醫療衞生界
作者:

林昌琦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什麼是脂蛋白 Lp(a)?

Lp(a) 是一種由肝臟合成的特殊脂蛋白,結構與 LDL 類似,但多了一個稱為 apo(a) 的蛋白質。它的濃度主要由基因決定,約有 80~90% 來自遺傳,生活習慣對它的影響微乎其微。這意味著,有些人天生就帶著「高風險基因」,即使規律運動、飲食清淡,血液中的 Lp(a) 依然可能偏高。 更棘手的是,Lp(a) 在血液中的半衰期長,清除速度慢,濃度一旦升高便長期存在,對血管形成持續性壓力,讓它成為心血管健康的「隱形殺手」。 

Lp(a) 是一種由肝臟合成的特殊脂蛋白,約有 80~90% 來自遺傳。

為什麼 Lp(a) 這麼危險?

研究指出,Lp(a) 在血管裡的破壞力甚至比 LDL 更強。 

          •     它容易附著在血管內皮細胞上,加速 動脈粥樣硬化。 

          •     它能引發 發炎反應,使斑塊更快形成。 

          •     它還可能促進 血栓生成,大幅提升心肌梗塞與中風風險。 

數據顯示,每一顆 Lp(a) 顆粒在動脈硬化方面的威力,約是 LDL 的 6.6 倍。換句話說,即使 LDL 與 HDL 指標正常,高 Lp(a) 仍可能導致年輕族群發生急性心肌梗塞。 

即使 LDL 與 HDL 指標正常,高 Lp(a) 仍可能導致年輕族群發生急性心肌梗塞。

如何判斷風險?

醫學界普遍採用以下數值來評估 Lp(a) 濃度: 

          •     >30 mg/dL:輕度風險 

          •     >50 mg/dL:顯著風險 

          •     >90 mg/dL:高風險族群 

在亞洲族群中,約有 10–15% 的人 Lp(a) 超過 50 mg/dL,但多數人從未檢測過這個項目。這也是為什麼,某些看似健康的年輕人會在沒有警訊的情況下,突然罹患心肌梗塞或中風。 

在亞洲族群中,約有 10–15% 的人 Lp(a) 超過 50 mg/dL,但多數人從未檢測過這個項目。

治療現況與挑戰

令人遺憾的是,目前尚無專門針對 Lp(a) 的常規藥物。 傳統的降膽固醇藥物(Statin 類)雖能有效降低 LDL,但研究顯示,它們反而可能使 Lp(a) 升高 10–20%。此外,部分被推薦的飲食模式,如 DASH 低脂高碳飲食,雖能降低 LDL,卻常伴隨 Lp(a) 升高,尤其在本來濃度就偏高的族群中更為明顯。 相對地,有趣的是,飽和脂肪雖然會升高 LDL,卻可能降低 Lp(a)。這些矛盾的現象提醒我們,在治療與飲食建議上,應該更精細化,而非一體適用。  

新療法的希望 

好消息是,科學界正積極研發針對 Lp(a) 的新一代療法: 

          •     siRNA 小干擾 RNA:能精準抑制 Lp(a) 的生成。 

          •     抗 IL-6 單株抗體:從降低發炎反應切入。 

          •       Apo(a) 反義寡核苷酸(ASO) 與 基因編輯技術:直接針對基因層面干預。 

 這些療法已在臨床試驗中展現可觀效果,未來有望為高 Lp(a) 患者帶來突破性的治療選擇。 

 目前能做些什麼? 

雖然我們無法直接降低 Lp(a),但仍能透過「間接防禦」來減輕其危害: 

          •     控制血壓、血糖與血脂,減少心血管壓力。 

          •     抑制慢性發炎,避免血管環境惡化。 

          •     維持良好睡眠與壓力管理,減少內分泌對血脂的負面影響。 

          •     規律運動、避免抽菸,強化血管保護力。 

這些生活方式雖無法改變基因,但能有效降低整體心血管風險,對高 Lp(a) 人群尤為重要。 

結語

Lp(a) 是一個被忽視卻危險的心血管風險因子。它不像 LDL 或 HDL 那樣容易受生活方式影響,一旦偏高,便可能讓心血疾病風險「直接跳級」。 因此,對於有心臟病家族史、血脂異常或中風風險的人,建議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檢測 Lp(a)。早一步檢測,就能早一步防範。 在心臟健康的戰場上,認識 Lp(a) 就是掌握主動權。這不僅是一個數字,而是影響我們健康未來的重要警訊 。

Lp(a) 一旦偏高,便可能讓心血疾病風險「直接跳級」。
聲明: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或機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立即關注

藍莓日報 Whatsapp,即時關注全球大小事!

免費加入
分享:
已複製

相關推薦

年輕不等於健康
avatar
林昌琦
你知道心臟主動脈擴大是隱形殺手嗎?
avatar
林昌琦
高血脂是血管裡的「不定時炸彈」,你還在輕忽嗎?
avatar
陳韋汝
突然猝死,其實早有警訊!
avatar
林昌琦
不能輕忽的經濟艙症候群
avatar
林昌琦
PM2.5正在偷走你的健康
avatar
林昌琦
EECP 就是讓血管恢復年輕的健身運動
avatar
陳韋汝
血液淨化(DFPP)拆除血管內的「不定時炸彈」,遠離心血管危機
avatar
陳韋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