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選舉 一面政治照妖鏡

avatar

藍莓日報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日報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股神巴菲特有一句名言:「潮水退了,你才知道誰在裸泳。」它用在202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簡直精準到位!當民進黨因貪腐、無能與「大罷免失敗」而聲勢重挫,台灣政壇看似迎來「藍天再現」的契機,一群自詡為「救黨英雄」的藍營政治人物,立刻如鯊魚聞血般蜂擁而出,爭相競逐黨主席寶座。選舉至此,非但沒有展現國民黨的覺醒與改革決心,反而像一面照妖鏡,將這個百年大黨的腐朽、分裂,藍營政治人物虛偽與算計,照得纖毫畢現。

作為長期觀察兩岸政治的媒體人,我必須直言:這場黨主席選舉最可悲的,不是誰會當選,而是所有候選人對兩岸政策的支吾以對,對「中國」二字的戰戰兢兢與集體失語。台灣在民進黨與台獨勢力長達二十多年的「去中國化」洗腦下,加上國民黨自身的軟弱,台灣人對「中國人」身份的認同已跌至歷史低點。而中國國民黨,連朱立倫及之前的江啟臣兩任黨主席,公開宣示自己是「中國人」都要顧左右而言他。這不是悲劇,這是荒謬。

民進黨的「明獨」與國民黨「維持現狀」的「暗獨」,本質上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每逢選舉,民進黨一句「抗中保台」,就能將國民黨打得潰不成軍,因為國民黨根本沒有足以抗衡的兩岸政策和價值主張。他們既不敢擁抱「九二共識」的真正內涵,又不敢提出清晰的統一願景,只能在被人認為的「親中」與「抗中」之間搖擺。

候選人們口口聲聲「團結」、「改革」、「光復南台灣」,卻對兩岸關係的核心問題避而不談。鄭麗文被高民調支持而沖昏頭腦,一句「勝選後想見高市早苗」失言,遭深藍圍剿。郝龍斌與趙少康高喊「憲法一中」,卻成了「反共反統」擁護者。這種混亂,是國民黨在價值崩解後的集體精神分裂。若國民黨無法重建一套有尊嚴、有底線、有遠見的兩岸論述,它就永遠只能是民進黨的「陪跑」。

充滿政客算計的虛偽團結

為了打倒貪腐無能的民進黨,「藍白合」被許多人視為必要之舉。然而,從這次黨主席選舉來看,「藍白合」不僅難度極高,甚至成為各候選人用來掩飾私心的漂亮口號。羅智強與郝龍斌以「勘災」為由,拒絕出席競選論壇,事後又以「若2026高雄台南選不上就辭職」來互相綁架,這種鬥氣式的表演,哪有半點為大局著想的格局?

更諷刺的是,朱立倫、趙少康、郝龍斌等人,一個個把國民黨當成自家私產,緊抓主席職位不放。朱立倫當年一手策劃「換柱風波」,為個人政治前途犧牲黨內民主與程序正義,早已暴露其「政治腦死」的本質。如今他雖未參選,卻仍透過派系影響力操控全局,這種「垂簾聽政」的做派,正是國民黨無法重生的根源。 

在這場國民黨主席選舉的眾生相中,最令人作嘔的,莫過於趙少康以「戰鬥藍」之名,行「鬥爭藍」之實的拙劣表演。他自封為「反共急先鋒」、「統派守護神」,把「戰鬥藍」三個字當成政治護身符,仿彿只要貼上這標籤,任何無恥操作都能被正當化。然而,剝開這層偽裝,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權力慾望失控、手段卑劣、邏輯崩壞的老去政客。

趙少康高舉「中國介入選舉」的大旗,聲稱有上千支TikTok與YouTube影片「抹黑」郝龍斌、「捧紅」鄭麗文,是中共網軍所為,要求國安單位介入調查。此舉乍聽正氣凜然,實則荒謬至極。郭正亮一語道破:全球每天有1.3億支抖音影片,台灣平均每日11.7萬支,區區1790支算什麼?這根本是商業流量操作,是網紅蹭熱度,哪來的「國家級網軍」?趙少康的失態,不僅暴露其對網路生態的無知,更暴露其「以統反中」的虛偽——他不是真關心中國,而是想用「中國」當靶子,掩飾自己早已淪為「美國代理人」的事實。

更諷刺的是,當他被網友灌爆、罵聲四起時,他竟轉而點名中國大陸。他還是老一套想法和做法,一旦國民黨被貼上「親中」、「統派」標籤,選票就會流失。所以他先發制人,把「中國大陸」當成「自己能耐不濟的替罪羊」,既可打擊對手,又能向美國與台獨勢力表忠:「看,我比你們還反中!」

趙少康的「戰鬥」,打擊的不是民進黨,而是同黨候選人。他口中的「戰鬥」,不是理念之爭,而是抹黑、栽贓、製造恐慌。他利用自己的媒體影響力,操縱輿論,把一場黨內初選,硬生生扭曲成「國安危機」,把黨內競爭者,描繪成「中共代理人」。這種「紅帽子」戰術,不是戰鬥,是政治暗殺。

更可笑的是,他一邊指控中國「介選」,一邊又聲稱國安局長蔡明彥證實「境外IP」大量存在。但問題是——境外IP不等於中國政府。菲律賓、越南、美國、甚至台灣人在海外架設的帳號,都可能是「境外IP」。趙少康刻意混淆,把「境外」直接等同於「中國大陸」,這種邏輯謬誤令人笑掉大牙。

國民黨主席選舉進入倒數計時階段,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召開記者會,指控有大量疑似來自中國大陸的Youtube頻道「介入選舉」

國民黨主席選舉,從來不是民主競技,而是一場由派系、地方組織與黨務系統主導的權力分配遊戲。桃園市議員黃敬平揭露,國民黨各縣市黨部公然「裁判兼教練兼球證」,為特定候選人拉票:彰化縣黨部在LINE群組「接龍」挺郝龍斌;新竹縣黨部宴請黨代表,暗語「郝人郝4」;桃園市黨部甚至以「市政府」名義,席開20桌只邀郝龍斌一人敬酒。這種赤裸裸的選務不公,哪還有半點政黨公平選舉的尊嚴?

親綠的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顯示,郝龍斌在全民調中以24.2%領先鄭麗文的14.1%,但在藍營支持者中,鄭麗文卻以28.6%領先郝龍斌的21.2%。這說明什麼?或許可以說明國民黨的黨員結構與主流民意早已脫鉤。黨內支持者可能是深藍、是組織票、是派系樁腳,但他們不代表台灣多數民意。

更諷刺的是,過去幾次黨主席選舉早已證明:民調不等於選票。2017年吳敦義民調落後,卻以52%大勝;2021年朱立倫民調落後,仍以45.78%擊敗張亞中。關鍵在於——誰掌握地方派系與黨務系統,誰就掌握選票。不論鄭麗文在媒體上聲勢多高,不論羅智強如何呼籲「投我就對了」,最終的勝者,極可能是同時掌握深藍情感與地方組織的郝龍斌。這是哪門子的民主,我們看不懂。

國民黨的衰敗不是偶然 而是歷史的報應

多年前,一位老國民黨員曾告訴我,「老國民黨最恨李登輝、宋楚瑜、趙少康三人,他們都是裂解國民黨的罪魁禍首。」李登輝搞台獨、分裂國民黨;宋楚瑜自立門戶,創立親民黨;趙少康出走組新黨,後又回鍋,反覆無常。他們都是國民黨的「叛徒」,如今竟成為黨內「主流」。

而盧秀燕、蔣萬安等地方諸侯,表面中立,實則各懷鬼胎。盧秀燕暗中叫子弟兵捅鄭麗文一刀,馬英九則明挺羅智強,這種「表面團結、背地算計」的做派,正是國民黨無法凝聚的癥結。國民黨中央竟然放風「選舉不公開唱票」,這不是做票是什麼?一個號稱民主的政黨,連最基本的選舉透明都做不到,還奢談什麼「光復台灣」。

這場黨主席選舉,像一面照妖鏡,照出了國民黨的靈魂:它已不是一個有理念、有價值、有願景的政黨,而是一個被派系、權力、私利與歷史包袱捆綁的空殼。它害怕中國,卻不敢擁抱;它痛恨台獨,卻不敢對抗;它想要改革,卻不敢動搖派系;它渴望勝選,卻只會內鬥。

當國民黨的候選人們在台上唇槍舌劍、互扣紅帽、聲嘶力竭地喊著「團結」、「改革」、「光復台灣」時,台灣民眾的反應卻是冷笑、無感、轉台,甚至直接罵一句:「關我屁事!」

一位在台北經營咖啡廳的年輕店主直言:「他們吵來吵去,不就是為了那張椅子?誰當主席,對我生活有什麼改變?電價會降嗎?房價會跌嗎?通勤還是一樣塞。他們整天只會講『抗中』、『統一』、『黨內團結』,但我們要的是『活下去』。」

中壢一位工程師嘲諷:「看他們鬥得這麼兇,我差點以為在看《宮廷鬥爭》連續劇。趙少康說中國大陸在操縱選舉?我每天刷抖音,根本沒看到什麼『挺鄭麗文』的影片,倒是看到一堆賣減肥茶和AI賺錢的廣告。他是不是老到分不清網紅跟共諜了?」

對於40歲以下的年輕世代而言,國民黨主席選舉更像是一場與他們毫無關係的「老人內鬥」。他們成長於網路時代,重視透明、參與、價值與行動力,而國民黨展現的,卻是封閉、黑箱、權謀與陳腔濫調。

一位在台中從事電商的Youtuber拍片諷刺:「國民黨的『戰鬥』,就是開記者會、罵中國、告網軍、拉後輩。真正的戰鬥是在市場上、在國際上、在創新上。他們連黨內選舉都要靠『組織票』、『黨部請客』,還能指望他們在國際舞台上『戰鬥』?笑死人了。」

社交平台上,「國民黨主席選舉」的關鍵字下,充斥著諸如「又來了」、「誰贏都一樣」、「看戲就好」、「希望他們鬥到解散」等負面評論。年輕人不再將國民黨視為「另一個選擇」,而是「另一個麻煩」。

立即關注

藍莓日報 Whatsapp,即時關注全球大小事!

免費加入
分享:
已複製

相關推薦

應對美國新政 跨境電商的轉型契機
avatar
于承忠
生活隨筆
avatar
周美華
生活隨筆
avatar
周美華
特朗普撞到鐵板 積極尋求下台階
avatar
冼國林
生活隨筆 - 寵愛有加
avatar
周美華
美國外延式戰略在全球多極秩序下的權力重構與文明衝突
avatar
陳承宇
香港補地價機制的政策矛盾
avatar
陳承宇
國泰禁機組人員攜帶充電寶 安全與效率需求宜平衡
avatar
于承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