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紅酒真的護心?小心「一杯養生,三杯傷身」的迷思

avatar

陳韋汝

醫療衞生界
作者:

陳韋汝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紅酒裡的健康因子

紅酒與白酒不同,因為釀造時會連同葡萄皮與籽一起發酵,讓它擁有豐富的「多酚類化合物」,其中最受矚目的包括: 

 •白藜蘆醇(Resveratrol):被稱為「長壽分子」,能延緩細胞老化、減少發炎。 

 •花青素(Anthocyanins):賦予紅酒鮮紅色澤,也是強效抗氧化劑。 

 •槲皮素、兒茶素、原花青素:能降低血管硬化風險,保護心血管。 

這些天然物質像是葡萄送給我們的健康禮物,能中和自由基,降低細胞受損,甚至改善血管彈性。 

紅酒裡含有擁有豐富的多酚類化合物,能中和自由基,降低細胞受損,甚至改善血管彈性。

紅酒帶來的美麗承諾紅酒帶來的美麗承諾

 不少研究發現,這些多酚類物質可能帶來以下效益: 

 •延緩老化:減少自由基攻擊,維持細胞活力。 

 •抗發炎:降低慢性發炎反應,對心血管和代謝健康有潛在好處。 

 •保護血管:促進一氧化氮(NO)生成,幫助血管放鬆、降低血壓。 

 •減少血栓:如同低劑量阿司匹林,減緩血小板過度聚集。 

 聽起來是不是很誘人?然而,真相卻不像紅酒的色澤一樣迷人。 

延緩老化是大家追求的夢想之一

酒精的陰影:健康的隱形殺手

別忘了,紅酒裡除了這些「健康因子」,還含有酒精。 

世界衛生組織已明確指出,酒精與口腔癌、食道癌、乳癌、肝癌等都有直接關聯。除了致癌風險,酒精還會: 

 •增加肝臟疾病,如酒精性肝炎與肝硬化。 

 •提升高血壓、中風風險。 

 •引發胰腺炎。 

 •增加肥胖與三高的可能性。 

 •造成酒精依賴與成癮問題。  

換句話說,紅酒就像一把雙面刃:小口品嚐或許能帶來保護,但一旦過量,就會轉身成為健康的敵人。 

紅酒就像一把雙面刃:小口品嚐或許能帶來保護,但一旦過量,就會轉身成為健康的敵人

究竟喝多少才算安全?

研究顯示,可能仍能帶來保護作用的「極少量」是:  每天 100–150 毫升(大約1小杯),而且要隨餐飲用。 超過這個量,酒精的危害會迅速蓋過所有好處。 最重要的提醒是: 如果你平常不喝酒,千萬不要因為「養生」而開始喝。 想要獲得白藜蘆醇與抗氧化效益?吃葡萄、藍莓、花生就能輕鬆達成,完全不必冒酒精風險。 

吃葡萄、藍莓也能輕鬆達成

別把酒杯當藥杯

紅酒的確含有一些對心血管有益的成分,但真正的來源是「葡萄」,而不是酒精。喝紅酒不是健康保單,更不是長壽仙丹。 真正能讓身體保持年輕與健康的秘訣,永遠是: 均衡飲食 、多吃蔬果 、規律運動 、戒菸少酒 。一句話總結:「紅酒不是健康的捷徑,而是迷人的誤導。」想要保護心臟,別依賴酒杯,請回歸生活中的好習慣。 

想要保護心臟,別依賴酒杯,請回歸生活中的好習慣。
聲明: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或機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推薦

夏天怕曬?吃這些東西居然能讓皮膚防曬!
avatar
藍莓卷
突然猝死,其實早有警訊!
avatar
林昌琦
心律不整:警惕心臟健康的信號
avatar
林昌琦
百香果的8個酸甜祕密:竟偷偷把身體調理得這麼好!
avatar
藍莓卷
應對美國新政 跨境電商的轉型契機
avatar
于承忠
生活隨筆
avatar
周美華
生活隨筆
avatar
周美華
特朗普撞到鐵板 積極尋求下台階
avatar
冼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