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地圖
作爲中國流傳已久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以團聚為核心,月餅作為節日必備食物,選用圓形既因古人「天圓地方」觀念,契合對月亮的崇拜與團圓期盼,又具不硌手、易食用的實用性,滿含文化智慧與溫暖願景。
高麗菜內葉是否要洗引爭議,農民認為其被包裹不易沾灰塵農藥,消費者則覺得沖洗才安心。營養師指出吃法決定是否洗,並分享 5 種料理搭配,助保留維生素 C 等營養。
日本京都大學博士生丸岡毅憑「蟲糞茶(又稱蟲屎茶)」獲「KYOTO Next Award」評審團特別獎,其以蛾類幼蟲排泄物製成,泡出類紅茶湯,有植物清香與鮮味,定名「蟲秘茶」擬商業化。
中秋前夕,一款由麥德龍(Metro AG)超市今年推出的新產品——臭豆腐月餅,在社交平台引發熱議。該月餅外皮黑色、內餡黃色,售價 36.9 元 / 盒。網友反應兩極分化,商家稱是創意嘗試。此外,還有眾多新奇口味月餅湧現,反映了市場創新與消費者需求變化。
受氣候變遷影響,可可減產致價格高企,雀巢開發專利技術提升可可果 30% 使用率,解決浪費問題,既讓巧克力愛好者免憂漲價缺貨,也助產業穩供應鏈。
2025 年中秋前夕,臺灣地區的彰化監獄「鐵窗牌蛋黃酥」8 月 28 日開放預購,4 小時售出 7 萬顆,引發搶購熱潮,網路商城癱瘓、電話被打爆,民眾叫苦不迭,凸顯美食誘惑難擋。
全紅嬋哥哥全進華參加廚藝綜藝,用180天走地雞製作白切雞,因肉質被評委認為偏老遭淘汰,引發網友爭議。他解釋廣東白切雞特色,曾承諾為奪冠的妹妹做白切雞,如今透過直播帶貨協助家鄉農產品銷售。
芋頭粉糯香甜,營養豐富,可做菜也可當糧食。但要注意避免與薯類、柿子、高脂食物同食,否則影響健康,記得煮熟再吃更安心。
深圳市民整理舊物時發現 1990 年麥當勞兌換券,引發網友熱議。麥當勞官方暖心回應可兌換同款產品,持有者決定珍藏這份見證中國首店歷史的記憶,掀起集體懷舊潮。
「哈佛蔬菜湯」近來走紅,被傳有諸多功效,讓中產們瘋狂追捧!。它由四種蔬菜組成,因發明者曾留學哈佛得名。本文探討其爆火原因、真實功效及人們對它的多樣吃法與看法。
深圳有一家由 72 歲爺爺經營的腸粉店,一份腸粉僅售 2 元,價格十幾年未漲。店主因熟客眾多不舍漲價,部分腸粉還使用高價香菇,以微利經營,其真誠令人動容。
深圳兩家新開的創意江西菜店爆火,「贛辛野」與「胡恰・景德江西菜」各有特色,菜品創新美味,是辣控和探店者的絕佳選擇。
在麥當勞的「麥麥島」奶昔限时回歸,在多地引發排隊熱潮,多種口味受追捧。因供應有限,黃牛趁機抬價,人們願高價購買多為情懷。此事也暴露了品牌運營問題。
「邪修」風潮由亞文化圈蔓延開來,咖啡界的新奇混搭成年輕人社交解壓新寵,引發爭議,且其玩法滲透多領域,需把握尺度。
日本近冷公司的「不用加水」冷凍拉麵,憑獨特技術和場景營造熱賣2億份,結合名店聯名還原餐廳體驗,成為單人戶首選,展現日本冷凍食品的精細升級。
日本年輪蛋糕源自德國,經改良成風味獨特的日式甜點,蘊含和平寓意,介紹前五名店特色,是值得品味的甜蜜故事。
在台灣地區桃園八德的一家店 69 元便當遭網友吐槽,配菜未裝滿,排骨僅 4 小塊。網友質疑是剩飯或被偷吃過。店家回應因初涉餐飲業,把量不準,承諾會改進。69元便當
雲南楚雄推出見手青可樂,將牛肝菌萃取液與可樂融合,售價 9.9 元。其瓶身含二維碼,可體驗 AR 等技術。該飲品引發熱議,5 天售出 7000 多瓶,未來還將推出多款新口味 。
今夏爆紅的知了猴麵包引發熱議,其以油炸知了猴搭配麵包制成。知了猴是蟬的若蟲,營養豐富,多地視為美食,但需注意食用安全與生態平衡。
日本「池川冰淇淋(Kochi Ice)」的紅茶味產品因每克含140個大腸菌群(超標40%),被香港緊停輸入。涉事產品已流通,業者緊急回收,雖不直接致中毒,但暴露製程衛生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