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地圖
日本食品商「Meito」推出的甲蟲幼蟲3D果凍,雖在內部會議飽受質疑,卻憑藉高度還原的造型與趣味體驗爆紅,年銷售額達同類產品3倍,現正規劃第三彈商品,成為逆襲成功的創意零食典範。
來自日本的寿司郎憑「郎的誘惑」席捲廣東,以高性價比菜品、當地完善冷鏈及社交傳播成為頂流,不僅門店排隊火爆,更帶動母公司F&LC在華業績大幅增長。
中國人年均吃掉15斤醬油,已成為廚房必備調料,而外國人消費量極低。這背後是烹饪方式、口味偏好與推廣策略的差異。日本醬油靠調整口味打開國際市場,中國醬油雖堅守傳統,也在東南亞等地逐漸收獲認可,其背後是深植的飲食文化記憶。
越南河粉不僅有經典湯麵款,更演化出炒、卷、炸等多種創意吃法。它源於北部,隨歷史流轉傳遍全國,南北風味各有特色,憑獨特口感與文化底蘊成為國民美食,藏著越南人的生活智慧與味蕾堅持。
越南河內百年經典雞蛋咖啡(ca phe trung),誕生於戰時缺奶的困境。調酒師阮江以蛋黄創新配方,現由Cafe Giang家族傳承。這杯絲滑飲品不僅風靡越南,更成為河內獨特的飲食符號,見證當地咖啡文化的蓬勃發展。
中國成都撫琴夜市「卡通煎餅姐」憑美術專長打造自製卡通煎餅,吸引遊客跨城排隊5小時購買。這類靠創意賦能傳統小吃的攤位,以「創意+真誠」抓住消費者,見證情緒消費趨勢,成為街頭經濟的新亮點。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公佈「全球50種最佳麵包」,中國燒餅再度上榜,與日韓、德法等國經典麵包齊名。這款擁有千年歷史的家常美食,以簡單食材和傳統工藝,持續收穫國際認可,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亮麗名片。
掌握選肉、腌制、火候3大秘訣,輕鬆炒出嫩到筷子夾不住的豬肉。挑選鮮嫩部位,用「三重防護腌制法」鎖水,搭配热锅涼油與分次翻炒,普通豬肉也能變成入味又嫩滑的美味。
中國人鐘愛的豬油,在國外卻備受冷遇。原因包括國外部分豬肉煉油易產生異味、飲食偏好與宗教禁忌,以及對其飽和脂肪酸含量的健康顧慮。這份承載中國千年飲食記憶的食材,雖如今消費量下降,卻仍是許多人心中不可替代的美味。
日本麥當勞與經典遊戲《街頭霸王》首度聯手,10月22日起限時推出三款角色主題漢堡。三支宣傳廣告以格鬥場面碰撞出美食奇蹟,驚喜滿滿引發熱議。
最近在中國內地網絡爆紅的「邪修美食」肝薯蒜,以樂事薯片搭配猪肝與生蒜的新穎組合出圈。其脆嫩交融的口感、強烈的風味撞擊,加上社交屬性與營養亮點,成為大眾嘗鮮首選,掌握健康吃法更能安心享受這道趣味美食。
韓國人年均食用 70 包泡麵,背後緣於戰後工業化時期的糧荒與時間緊張催生需求,三養、農心等品牌打造契合大眾口味的產品,加上獨特吃法與社交屬性加持,最終讓泡麵成為韓國國民美食。
肯德基非洲分公司宣布 10 月 8 日公開保密 54 年的炸雞配方,僅知含 11 種香料。总部未回應,民眾猜測是營銷噱頭,盼親手復刻經典味道。
山東臨沂推出蟋蟀月餅,人工養殖蟋蟀磨粉混入五仁,試吃者讚堅果香濃。各地同步現豆角肉、老醋等奇葩口味,網友反應兩極,天價月餅則紛紛降價。
從挑選黃豆、浸泡、研磨、過濾到煮沸,再到風味升級,多個關鍵技巧詳解,助你輕鬆做出香醇、順滑又營養的豆漿,避開製作誤區。
韓國首爾 Le Café Louis Vuitton 推出印有 LV 經典 Monogram 花紋的牛肉餃子(3 顆售 4 萬 8000 韓元),餐廳開幕即爆滿,預約排至 9 月中旬,同時眾多精品品牌也在韓開設餐廳,掀時尚餐飲潮。
奈及利亞名廚巴奇(Hilda Baci)在拉哥斯(Lagos)烹煮 8780 公斤 Jollof 飯(Jollof Rice),過程雖有鍋具塌陷驚魂,仍獲金氏世界紀錄,飯品贈民眾,其舉動也激勵西非年輕人挑戰紀錄。
日本兵庫縣高砂市「旭屋」的「究極神戶牛可樂餅」,選用A5神戶牛與3個月熟成的當地馬鈴薯,全程手工製作,日產僅200個。這款藏著三代店主巧思的美食,預約已排至2068年,43年等待期仍讓消費者趨之若鶩。
「香港電競之父」鍾培生拍片批 Five Guys「餐廳價錢快餐質素」,指 130 元套餐不值,食客等同交智商稅。言論引網民兩極爭論,而品牌獲官方支持,仍計劃 2025 年擴張。
英國諾丁漢大學團隊破解可可豆發酵奧祕,發現 pH 值、溫度及微生物群集影響巧克力風味,並用含 9 種微生物的 SYNCOM 製出美味可可膏,未來或有客製化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