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越南美食,多數人腦中第一時間浮現的,大概是那碗飄著清香的河粉(Pho)湯麵。
但對熱愛米粉的越南人來說,河粉的可能性遠超你的想象——這款滑嫩彈牙的米粉,早已在廚房裡玩轉出無數令人驚喜的花樣,從香酥脆口的街頭小吃到清爽解膩的涼拌料理,每一種都藏著獨特的越南風情。
要追溯河粉的根源,得回到二十世紀初的越南北部。
當時這碗簡單的湯麵,還只是當地人餐桌上的家常滋味,直到1954年越南分治,隨著北部難民南遷,這股鮮香才慢慢傳遍全國,逐漸成為代表越南的美食符號。
說到越南美食,多數人腦中第一時間浮現的,大概是那碗飄著清香的河粉(Pho)湯麵。
但對熱愛米粉的越南人來說,河粉的可能性遠超你的想象——這款滑嫩彈牙的米粉,早已在廚房裡玩轉出無數令人驚喜的花樣,從香酥脆口的街頭小吃到清爽解膩的涼拌料理,每一種都藏著獨特的越南風情。
要追溯河粉的根源,得回到二十世紀初的越南北部。
當時這碗簡單的湯麵,還只是當地人餐桌上的家常滋味,直到1954年越南分治,隨著北部難民南遷,這股鮮香才慢慢傳遍全國,逐漸成為代表越南的美食符號。
看似平凡的一碗河粉,其實藏著講究的製作工藝。
選用優質大米研磨成漿,經過蒸煮、壓製等多道工序,才能做出那種細嫩又帶點韌性的口感;湯底更是靈魂,牛肉或雞肉與香料慢熬數小時,直到鮮味完全釋放,入口濃而不膩。
越南人鍾愛河粉,不僅因為它美味,更因為它早已融入日常生活的點滴。
越南地處熱帶,炎熱天氣常讓人食欲不振,而河粉清新的米香搭配酸辣調味,恰好能喚醒遲鈍的味蕾,成為炎夏裡的最佳選擇。
清晨的街頭,一碗熱氣騰騰的河粉能驅散睡意;忙碌的午後,簡單一碗便能補充能量。朋友相聚時,它又是分享歡樂的最佳載體。
而且河粉的包容性極強,能根據地域特色與個人口味隨意調整,這也難怪它能跨越南北,成為全民最愛。
南北地域的差異,更讓河粉發展出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情。
北越的河粉走精緻簡約路線,湯底清澈鮮甜,配料僅用少許大蔥和香菜點綴,突出食材本身的原味。
南越的河粉則更為豐富大膽,湯味濃郁醇厚,搭配豆芽、泰式羅勒、青檸和辣椒等多種配料,一口下去層次感十足。
除了經典的湯河粉,越南人還發明了許多創意變體。
炒河粉(Pho Chien)就是其中之一,大火快炒的米粉吸飽了醬油、蠔油與魚露的鮮香,搭配蛋白質、大蒜和時蔬,還帶著淡淡的鍋氣,鹹香入味十分過癮。
而卷河粉(Pho Cuon)則是夏日的絕佳選擇,未切開的米粉片裹上炒牛肉、生菜和新鮮香草,搭配魚露蘸醬冷食,清爽解膩,這可是2000年河內一位老闆娘為了讓顧客避暑而想出的巧思。
河粉泡芙(Pho Puff)更是將創意拉滿。
把米粉片疊起切塊油炸,膨脹成金黃酥脆的小枕頭,中間鋪上炒牛肉與蔬菜,外酥內軟的口感簡直令人上癮,還有一種用炸米粉替代泡芙的變體(Pho Chien Trung),香氣更為濃郁。
從一碗簡單的湯麵到各式各樣的創意料理,河粉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的意義,成為越南文化的縮影。
每一種吃法,都藏著越南人的生活智慧與對美味的執著,也難怪它能跨越國界,成為備受喜愛的國民美食。
下次品嘗河粉時,不妨多試一種風味,或許就能發現新的驚喜。
相關推薦
日本方形西瓜一個賣 1 萬日元(約 600 港元),中看不中吃卻成為熱門禮品。本文拆解其設計秘密、文化意義,並比較全球高價水果案例,揭開背後嘅商機同消費心理。
Switch 2 性能大躍進,支持 4K 同 DLSS,但續航崩壞、HDR 效果一般。Joy-Con 2 磁吸設計方便,但仍有飄移問題。適合任粉,輕度玩家建議觀望。
iPhone 17 傳聞大曝光!全新無邊框設計、5000mAh 硅碳電池、Pro 系列 MicroLED 屏幕、Siri AI 全面升級,港版定價傳聞低於 $7,000,更支持八達通支付同 AR 導航,蘋果今次真係要「殺到埋身」!
Labubu 潮玩化身媽祖現身香港天后誕,成台灣哪吒貢品,還跨界當「門神」!引發傳統與潮流文化交融,成跨圈現象級話題。
全球首個初代藏品級 LABUBU 藝術專場中,一款薄荷色 LABUBU 以 108 萬元成交。LABUBU 引全球搶購潮,二手市場溢價高。其爆火推動泡泡瑪特業績及股價上升迎來「黃金時代」,創辦人王寧成河南新首富。
隨著「EGL 東瀛遊」旅團的腳步,踏上重慶這片充滿魔幻色彩的土地,洪崖洞的夜景已經划開心海⋯⋯當夜幕如墨般暈染開來,華燈初上,洪崖洞像是從沉睡中蘇醒的精靈,瞬間點亮了整個山城的夜空,將巴渝大地的獨特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深圳大鵬,西湧海濱浴場是深圳人常去的度假勝地,但在通往西湧的路口向左一轉,便能解鎖另一種風格的海景秘境。
據新華社報道,近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遙感與地理信息研究所所長郭慶華的研究團隊,利用自主研發的激光雷達系統,結合衛星遙感數據和AI模型,首次對全國樹木數量進行精細測算,並繪製出我國首張「樹密度地圖」。研究顯示,截至2020年,全國約有1426億棵樹,平均樹密度約為689棵/公頃,相當於中國人均擁有約100棵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