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不等於健康

avatar

林昌琦

醫療衞生界
作者:

林昌琦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任何一個年輕生命的隕落,不管是什麼原因,都是家庭與社會莫大的損失和遺憾。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總覺得有的是無限的精力和本錢,為了生活與事業無所不用其極,長久以來便會對健康形成不可抹滅的傷害,常常在中老年後變成必須給付的既存帳單。年輕的時候,用所有可用資源換取五子登科,到老來用這輩子賺取的一切,卻換不回一秒鐘的生命。

近年來,全世界的生命統計都發現多種健康問題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像是代謝性疾病,例如肥胖、脂肪肝、尿酸過高或痛風、高血壓、糖尿病等;甚至頭頸部脊椎、甲狀腺疾病、多種癌症以及生殖系統的問題,都顯示類似的現象,可能與生活方式、環境、壓力、飲食、遺傳都有或多或少的關聯。因此必須強調應該從年輕時就能夠避免或改善的健康疏忽,早期建立疾病防線,將潛伏的危機扼殺在萌芽階段。 

年輕人經常忽略的健康危機和潛在的風險

 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偏差的飲食習慣、長久固定坐姿而缺乏運動、習慣性抽煙與飲酒、睡眠不足與失眠。年輕人常見的飲食品項包括手搖飲、外賣、速食、以及各式各樣的零食,全部都具有高糖、高鹽、高脂肪以及過度加工的特性。此等偏差的飲食習慣,假以時日便會帶來肥胖、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壓糖尿病、痛風以及營養不良等等的後遺症。

為何在工作上表現或達標,經常性固定坐姿學習或者沉迷在3C電子產品而不可自拔,加上熬夜造成的睡眠質量差或時間不足,經年累月以後,必然造成肥胖、肌肉流失、心血管疾病、心肺功能下降、代謝症候群、頸椎或腰椎病變、下肢靜脈曲張、記憶力減退以及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等的風險。而習慣性的吸煙與飲酒,不管是經由社交壓力或者是企圖減壓造成,都是心肝肺多種疾病的危險因素。 

飲料、外賣、速食、以及各式各樣的零食,全部都具有高糖、高鹽、高脂肪以及過度加工的特性

漠視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年輕人學業、工作、經濟與人際關係的壓力巨大,但是通常缺乏有效的心理機制來應付,經常造成焦慮、情緒低落或者抑鬱,一般都認為是過段時間就好的想太多情懷,不願意承認可能有精神狀態的問題而求助。久而久之會造成心身症候群、睡眠障礙、暴飲暴食或免疫力下降的情形,非常容易影響日常工作的表現,甚至極端時也可能導致自殘或自殺。

至於年輕人常見的過度依賴網路活動,現實的社交與活人互動的機會減少,會形成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社恐症,不但社交技能大幅度退化,也容易造成日益加重的孤僻離群個性。 

再者便是經常性的忽略異常小體徵,比方說持續性的疲勞、長期胃痛背痛或者頭痛、持續咳嗽、不明原因的體重變化、皮膚微小的異常、大小便習慣的改變等等,總覺得過一會就好了,這麼年輕不會有什麼嚴重的問題,也不需要去檢查;即使發現小毛病,像是牙周病、蛀牙、輕微傷口感染或者有感冒症狀,就吃一點成藥了事。這樣的心態和明顯偏差的觀念,經常讓年輕人錯過早期診斷和治療的黃金階段;小病逐漸變大或變成慢性病,甚至發生嚴重的合併症。例如癌症、自體免疫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都有可能藉這些小體徵發出警示。 

如何為年輕人打造未來的健康生命基石

當務之急需要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比方說要打造均衡的飲食,增加尤其是深色葉菜類新鮮蔬菜、水果、穀物、好脂肪以及優質蛋白的攝取比重真好,減少使用精緻糖、精緻碳水化合物、高鹽、加工再製、富含飽和脂肪酸以及反式脂肪酸的食品(例如炸物、肥肉以及某些零食等等)。

同時維持飲食的規律性,避免餓一頓飽一頓,加上每天至少要飲用每公斤體重30 CC的水。此外盡可能的將運動融入生活,例如盡量爬樓梯或者是走路,在工作中場休息時做伸展練習,每做1小時,起碼要站起來活動五到十分鐘。每星期至少要從事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為最低目標。 同時也需要藉由規律的作息以及戒煙限酒等手段來保證優質的睡眠。目前公認每日合理的飲酒量為:啤酒350 CC,約相當於易開罐一罐,紅酒150 CC,威士忌類45 CC。

但是世界衛生組織卻認為沒有任何一種程度的飲酒是不妨礙健康的。身心是健康的一體兩面,要營造未來健康的基石,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必須同時注意維護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運動會產生腦啡而使人感覺快樂,因此運動本身是最有效的天然快樂丸;其次是發展額外的興趣和愛好,經營家人朋友的心理溝通渠道,建立互助支持的網絡;加上改善時間管理,學習生物回饋與放鬆技巧,並設定網路使用限制,增加面對面的真實社交,減少對網路的依賴等等,均十分有助於建立良好的心境,作為達到身體健康的基本架構。 

運動本身是最有效的天然快樂丸

總結

 一般認為,應該從25歲開始就要定期做健康檢查。一般性的基本。體檢項目包括身高、體重、血壓、血尿常規、生化檢查、心電圖、腹部超音波與X光等等。如果家族裡面有某種疾病的重複發生,例如心血管疾病、猝死、糖尿病、高血脂、中風、癌症、高血壓等等,要事先告知醫師,並且需要更早期或更密集的做針對性的篩檢。個人也應該自己多注意檢查自己的身體,像女性的乳房、男性的睾丸、口腔與皮膚的病灶,企圖盡早發現可疑的變化而就醫,尤其對於持續存在、反覆出現或者是日益加重的異常身體現象,千萬不能拖延或自己猜測原因,務必要盡早就醫,查明真相。 

年輕並不是免死金牌,年輕並不等於健康,年輕就是打造健康快樂堡壘的最佳時機。年輕人可以經由各種醫療院所官方網站、谷歌、人工智慧工具(例如 DeepSeek, ChatGPT)來得到可靠的健康知識,更可以詢問任何身體不適症狀所代表的意義,不但可以提升健康的素養,也讓自己作為本身健康的負責人。任何的小毛病都要不吝向專家詢問,以便防患未然。須知預防並不是一時興起的突發奇想,而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持續反射動作,任何的作為都是在為將來自己的健康而儲蓄。 

建議從25歲開始就要定期做健康檢查
你真的還要等?身體的健康債,越晚還越痛! 很多人總覺得等忙完再說、等有空再改, 但現實是,身體的健康狀況不會等你。 作息混亂、熬夜晚睡、外食過量、缺乏運動…… 這些日常累積的「隱形負債」,現在不管,將來一定付出更多代價。 健康不能賒帳,該開始檢視自己的生活習慣了! 讓林昌琦醫師帶你重新認識「身體負債」的幾項重點 從現在開始就行動,有意識地為自己存下更多健康存款!
avatar
陳韋汝
醫療衞生界
(#42)
現在年輕人的作息型態的確很不正常,因為高壓的環境,抽菸喝酒造成年輕就猝死的狀況很多,這篇文章帶給我們很多新的觀念,不是等到身體有狀況才就醫,平時就要關心自己的健康狀況是最重要的
(聲明: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或機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推薦

可惡!四種再貪吃也不能碰麵包
avatar
藍莓卷
尿液真的比口水乾淨?3 個尿液冷知識揭祕!
avatar
藍莓卷
飲咖啡竟然可以降低失智風險,你飲對了嗎?
avatar
藍莓卷
糖尿病管理的新時代
avatar
陳韋汝
應對美國新政 跨境電商的轉型契機
avatar
于承忠
生活隨筆
avatar
周美華
生活隨筆
avatar
周美華
特朗普撞到鐵板 積極尋求下台階
avatar
冼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