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膠囊
自榨蔬果汁看似健康,卻可能存在農藥濃縮、纖維流失及糖分超標等問題。營養師給出選對食材、正確搭配及妥善處理等原則,助大眾安心飲用。
日本的冰水文化源於水質優良,加冰可消除自來水異味。曾是貴族特權,後因西洋影響普及,現成為待客之道,與冷食習慣、抗寒文化相關,卻非長壽主因。
鎂對心臟健康至關重要,缺乏會增53%心臟病風險。每日需攝300-400毫克,額外100毫克更護心。20種常見食物是補鎂好選擇,可納入日常飲食。
日本達人 Sumiko 分享多個實用的玻璃清潔技巧,包括用純水避免水痕、檸檬酸清除水垢、コ形擦拭法處理大面積玻璃、小蘇打去油垢及報紙防霧等,簡單易操作且不用花大錢,讓玻璃輕鬆變得亮晶晶。
有中國團隊研究發現,飲咖啡與降低失智症等風險有關,尤其無糖且含咖啡因的咖啡效果顯著。分析超 20 萬人數據,顯示此類咖啡可降低相關疾病發病及死亡風險,但其確切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
夏季高溫潮濕,六大「皮膚刺客」易傷害皮膚。本文介紹其症狀與應對方法,助你做好防護,安度夏日。
日本體能教練中野崇在他的新書《40 歲開始的放鬆訓練》裡分享了一些運動員應對氣溫劇烈變化的方法,分夏季和冬季對策。夏季包含當日降溫、補充水分鹽分等,以及前期耐熱適應等準備,對大眾也有借鑒意義 。
來自臺灣地區的兒科醫師傑登分享,健康人的尿液在膀胱中無菌,比口水乾淨。尿液因含尿膽素呈黃色,其顏色可反映身體狀況。尿味由尿素分解產生,特殊尿味或暗示疾病,異常尿液需及早就醫 。
嗜辣怕辣?日本學者杉山立志及其團隊經研究,在電視節目《世界一受けたい授業》介紹藍莓解辣勝牛奶等,細嚼或冷藏佳,酸奶等也可解辣。
地球今夏出現自轉加速,7 月 9 日、22 日及 8 月 5 日分別縮短 1.3-1.51 毫秒,可能打破最短日紀錄。月球引力、冰川融化及地核運動為主因,長期則受潮汐摩擦影響,未來或迎「25 小時一天」。
蒙特婁大學研究發現,起司誘發惡夢的元兇可能是食物不耐症。調查 1082 名大學生,發現食物不耐症與惡夢強相關,改善飲食或可告別惡夢,為相關都市傳說提供科學依據。
「丼」字由中國古字演變為日本國民美食符號,現今在香港融合創新,成為跨文化飲食代表,同時揭示中日漢字及飲食交流的千年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