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橘子要這樣吃!高血壓患者的「甜蜜享用指南」公開

avatar

藍莓卷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卷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水果攤飄起橘子香的時候,就知道最療癒的季節來了!

橙黃的果皮摸起來飽實,剝開時汁水濺到手背,酸甜滋味在嘴裡擴散——誰能忍住不多吃幾顆?

但對高血壓朋友來說,這份甜蜜裡藏著幾個容易踩的「小陷阱」,可不是隨便吃都沒事。

水果攤飄起橘子香的時候,就知道最療癒的季節來了!(示意圖來源:pixabay)

先說橘子的「營養正反題」。

它含有的鉀元素是好東西,能幫忙把體內多餘的鈉趕出去,對穩定血壓有幫助。

可別急著放開肚皮享用,每100克橘子大約有9克糖,三四顆下肚,糖分就偷偷超標了。

要是血糖本來就不穩,這些糖會加重胰島素負擔,反而讓血壓晃動起來。

吃的「量與時機」更是門學問。

每天水果總量建議控制在200-300克,橘子不能獨占這份額,得和其他水果輪流吃。

時間也有講究,空腹吃容易刺激胃酸,飯後半小時到一小時吃最剛好,胃裡有食物擋著,就不怕反酸燒心了。

千萬別榨汁喝,濾掉的橘絡裡全是寶——膳食纤维和黄酮類物質對血管好,榨汁後不僅營養流失,糖分還變得更集中。

最容易被忽視的是「藥物碰撞」。

橘子裡的柚皮苷、檸檬苦素,會和「他汀類」降脂藥、部分鈣通道阻滯劑搶著在肝臟代謝。

雖然不如葡萄柚那麼強烈,但搞不好會讓藥效變強或變弱。

吃藥和吃橘子最好間隔2小時以上,藥盒說明書也要仔細看,有的會特別提醒避開柑橘類。

還有幾個隱形坑要躲。

腎功能不好的朋友,別貪圖鉀元素多吃,可能加重腎負擔;胃不好的人少吃點,果酸太刺激;吃前一定要用清水或淡鹽水洗乾淨,果皮上的保鮮劑可不是鬧著玩的。

其實橘子從來不是「降壓神藥」,它只是健康飲食的一環。

不用因噎廢食,也別盲目狂吃,掌握好分量和時機,就能安心享受這份季節限定的甜蜜啦!

立即關注

藍莓日報 Whatsapp,即時關注全球大小事!

免費加入
分享:
已複製

相關推薦

你知道心臟主動脈擴大是隱形殺手嗎?
avatar
林昌琦
原來吃澱粉更不容易胖!這個運動時段效果竟翻倍
avatar
藍莓卷
EECP 就是讓血管恢復年輕的健身運動
avatar
陳韋汝
眼皮腫了?原來是鹽在「搞鬼」?
avatar
藍莓卷
你以為只是吵,其實是在慢性自殺
avatar
林昌琦
鹹香流油的鴨蛋誰不爱?每天一顆真會增加死亡風險?
avatar
藍莓卷
【緊急召回】哈瑞寶可樂軟糖驗出大麻!家長必看:如何識別受污染批次?
avatar
藍莓卷
七年鼻竇炎元凶竟是男友臭屁?醫生拆解「史上最離奇感染」真相!
avatar
藍莓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