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與鐵的「暗戰」:一杯香醇背後的營養密碼

avatar

藍莓卷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卷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清晨的辦公室飄來陣陣咖啡香,小林剛沖好一杯美式,就被同事一句「喝這麼多,鐵都要被沖走了」說得手一頓。
這個讓無數咖啡愛好者心驚的說法,背後藏著怎樣的真相?

咖啡與鐵的「暗戰」:一杯香醇背後的營養密碼。(來源:images)

回溯 15 世紀的也門,牧羊人發現山羊吃了紅色漿果後異常興奮,咖啡就此走進人類文明。

最初,它常被當作提神藥材使用,幫助信徒在漫長禮拜中保持清醒。從中東的宗教儀式到歐洲的啟蒙沙龍,這杯褐色液體見證了文藝復興的思潮,也成了工業革命時代勞動者對抗疲勞的利器。

如今,全球每天消耗超 20 億杯咖啡,它不僅是提神飲品,更成為都市人社交的紐帶與生活儀式感的象徵。

但咖啡與健康的爭論從未停歇,「偷鐵」之說尤為矚目。

事實上,咖啡中的多酚類物質(如單寧)確實會影響鐵的吸收,但它們像挑挑食的孩子,只對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紅素鐵「下手」—— 比如菠菜、燕麥裡的鐵元素,遇上咖啡會降低 60%~90% 的吸收率。

至於豬肝、牛肉中的血紅素鐵,則幾乎不受影響。

咖啡與鐵的「暗戰」:一杯香醇背後的營養密碼。(來源:images)

更關鍵的是,咖啡只是當餐「擋住」鐵的吸收,不會動用體內儲存的鐵。

德國一項研究顯示,只要飲食多樣均衡,健康成年人很難因喝咖啡導致缺鐵性貧血。

那些因咖啡「中招」的案例,多見於孕哺期女性、素食者等特殊群體 —— 她們本來鐵需求高或吸收效率低,若飯後立刻喝咖啡,才可能長期鐵攝入不足。

咖啡與鐵的「暗戰」:一杯香醇背後的營養密碼。(來源:images)

聰明的咖啡愛好者從不讓鐵與咖啡正面交鋒。飯後等待 1~2 小時再飲用,讓鐵元素先被充分吸收;服用鐵劑時更要間隔 2 小時以上;多吃瘦肉、魚蝦等富含血紅素鐵的食物,搭配橙子、青椒等維生素 C 豐富的食材,還能讓植物性鐵的吸收率翻倍。

與其因擔心缺鐵而放棄咖啡香,不如學會與它共處。

若總覺得乏力、面色蒼白,不妨到醫院檢查鐵蛋白水平,而非盲目忌口或補充營養品。

畢竟,美好生活既需要咖啡帶來的清醒與愉悅,也離不開紅潤氣色的加持。


相關推薦

飲咖啡竟然可以降低失智風險,你飲對了嗎?
avatar
藍莓卷
「邪修」咖啡來襲!山西陳醋美式、芝麻醬 Dirty 橫空出世
avatar
藍莓卷
【緊急召回】哈瑞寶可樂軟糖驗出大麻!家長必看:如何識別受污染批次?
avatar
藍莓卷
七年鼻竇炎元凶竟是男友臭屁?醫生拆解「史上最離奇感染」真相!
avatar
藍莓卷
日本米價瘋漲民眾直呼食唔起,誰偷了日本人的大米?
avatar
藍莓卷
解密!「丼」字由中國古字變日本國民美食嘅前世今生
avatar
藍莓卷
「波」變炸彈!9 歲混血犬險釀慘劇 養寵家庭須知 5 大防範要點
avatar
藍莓卷
從教師到「霍亨索倫親王」:德國男子騙倒英王查爾斯?
avatar
藍莓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