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細胞不是突然出現的──免疫力弱時,它就有機可乘

avatar

陳韋汝

醫療衞生界
作者:

陳韋汝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癌細胞,其實每天都在你體內誕生

很多人以為「得癌症」是突如其來,其實不是。
研究早就證實——每個人每天都會產生幾百到上千個癌化細胞
但大部分都被免疫系統即時「抓到、處理掉」,
就像警察在巡邏,一發現可疑人物就立刻逮捕。

真正的問題在於:當你的免疫警察太疲倦、反應太慢時,癌細胞就會趁機潛逃、成長,甚至擴散。
這也是為什麼壓力大、睡眠差、營養失衡的人,
往往更容易罹癌或復發的原因。

研究早就證實每個人每天都會產生幾百到上千個癌化細胞

免疫系統的三道防線

想像你的身體像一個城堡,免疫系統是守衛隊。它有三道防線:

第一道:皮膚與黏膜屏障
防止外來細菌病毒入侵,就像城門。
若缺乏睡眠或長期壓力,這道城牆會變薄、容易破。

第二道:自然免疫細胞(如巨噬細胞、自然殺手細胞 NK)
這群「快打部隊」會巡邏全身,清除異常或癌化細胞。
但當免疫力下降時,它們像「沒領薪的警察」,反應遲鈍。

第三道:適應性免疫(T 細胞、B 細胞)
這是記憶部隊,會記住敵人的樣子,下一次攻擊更快更準。
這正是近年癌症免疫療法(如 PD-1 抑制劑)要啟動的關鍵部門。

若缺乏睡眠或長期壓力,第一道皮膚與黏膜屏障會變薄、容易破。

為什麼壓力大、睡不好會讓免疫力崩潰?

壓力與免疫之間的關係,科學界已研究超過 30 年。
當人長期緊張、焦慮或悲傷時,大腦會釋放壓力荷爾蒙「皮質醇」。
這種荷爾蒙短時間內能幫助應急,但若長期過高,
會造成免疫細胞被「關機」——T 細胞活性下降、 自然殺手細胞數量減少、發炎反應變慢。同時,壓力會增加體內自由基,破壞 DNA,讓癌化細胞更容易出現、複製錯誤更多。

研究發現,睡眠不足與長期情緒壓力會降低 NK 細胞活性高達 30% 以上
這意味著——你不睡覺、不放鬆,就是在「撤掉你體內的防癌部隊」。

睡眠是最強的免疫修復術,免疫細胞在夜間活躍,尤其是深層睡眠時身體會分泌修復荷爾蒙,清除老化與異常細胞。

怎麼讓免疫力「重新上班」?

睡眠是最強的免疫修復術

免疫細胞在夜間活躍,尤其是深層睡眠時,
身體會分泌修復荷爾蒙,清除老化與異常細胞。
建議晚上 11 點前入睡,睡滿 6~8 小時。
越規律的睡眠,免疫力越穩定。

吃出免疫力:彩虹飲食

想讓免疫細胞有活力,飲食必須多樣化。
越多顏色的蔬果,代表抗氧化成分越豐富。

🔹 紅色:番茄、甜椒(茄紅素)
🔹 橙黃:南瓜、紅蘿蔔(β-胡蘿蔔素)
🔹 綠色:菠菜、花椰菜(葉酸、鐵)
🔹 紫色:茄子、葡萄(花青素)
🔹 白色:蒜頭、洋蔥(大蒜素)

搭配優質蛋白質(魚、豆、蛋、瘦肉),
可提供免疫細胞製造所需的「原料」。

運動讓免疫警察動起來

規律運動能提高 NK 細胞活性,
也能促進血液循環,讓免疫細胞「到達現場」的速度更快。
建議每週至少運動 150 分鐘(快走、游泳、瑜伽皆可),
但不建議過度運動,因為運動太激烈反而短暫抑制免疫力。 

管理壓力:讓免疫細胞喘口氣

壓力不是敵人,關鍵在「有沒有出口」。
可以練習:

  • 深呼吸與冥想:讓副交感神經啟動、降低皮質醇。
  • 寫感謝日記:每天記下三件讓你覺得開心或安心的事,能有效減輕焦慮。 
  • 建立支持網絡:家人、朋友、社團、寵物,都能讓免疫系統感覺「有後盾」。
每天記下三件讓你覺得開心或安心的事,能有效減輕焦慮。

醫學新觀念:免疫力是抗癌最強的藥

過去治療癌症,重點在「殺死癌細胞」;但近年醫學更關注「幫身體自己打仗」。像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CTLA-4)就是讓被癌細胞「催眠」的免疫軍重新甦醒。

然而,若生活型態沒有調整,即使最強的藥,也難以長期維持效果。
真正的免疫力,是來自每天的睡眠、飲食、情緒平衡與運動。免疫系統不是開關,而是一顧的軍座「需要每天照營」。你給它好的睡眠,它會重整士氣;你給它健康飲食,它會補足彈藥;你讓自己快樂,它會戰鬥得更久。

癌症的對手,從來不只是藥,而是我們自己的免疫力。
從今天起,請對自己溫柔一點——
放鬆、吃得好、睡得飽,就是最強的防癌處方。

放鬆、吃得好、睡得飽,就是最強的防癌處方。
聲明: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或機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立即關注

藍莓日報 Whatsapp,即時關注全球大小事!

免費加入
分享:
已複製

相關推薦

驚!愛爾蘭板棍球傳奇球星DJ 嘉利憑藉一根 iPhone 充電線詐騙?
avatar
藍莓卷
日本癌逝男大生預約的最後推文:「哇喔~我死掉了」,引得3億人淚目
avatar
藍莓卷
大腿上「刻」出精忠報國?是怪病皮膚劃痕症蕁麻疹作祟?
avatar
藍莓卷
整形,讓你變美還是變危險?
avatar
陳韋汝
你的腎臟還好嗎?九成病人發現時已經來不及需要洗腎了
avatar
林昌琦
心律不整:警惕心臟健康的信號
avatar
林昌琦
早期發現糖尿病———關鍵性健康指標
avatar
林昌琦
身體的內臟脂肪有多可怕?
avatar
林昌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