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熱點
當地時間7月1日夜間,也門胡塞武裝軍方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發表聲明稱,胡塞武裝通過「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導彈對以色列特拉維夫本-古里安國際機場進行了襲擊,並成功命中目標,造成機場運行中斷。
以色列國防部1日舉行新聞發佈會,公佈軍方對上月以色列與伊朗軍事衝突的評估報告,稱「伊朗向以色列發射的彈道導彈有86%被成功攔截」,同時「以軍對伊朗無人機的攔截率超過99%」。
《紐約時報》當地時間6月30日,刊發一篇長篇報道文章,題為「未來能源競賽拉開帷幕,中國遙遙領先」。當美國總統特朗普於今年4月對華濫施畸高關稅之時,在稀土領域佔據主導地位的中國立即發起反制,出台出口管制措施,而這些稀土磁鐵是用於電動汽車或風力渦輪機的重要組成部分。此舉表明,世界可能面臨著這樣一個抉擇:要麼購買中國的綠色能源技術,要麼沒得用。
中國是全球第一工業大國,對於原油的需求量巨大。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進口原油5.5億噸,是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進口金額達到2.3萬億元。俄羅斯、沙特、馬來西亞、伊拉克、阿曼位列前幾名,雖然從伊朗的進口量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但一般估計伊朗在中國原油進口國10名之內。
日本《共同社》引述消息人士透露,中國計劃邀請美國總統特朗普參加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儀式,美國亦已提議習近平在9月紐約舉行聯合國大會期間訪美,如果任何一項計劃實現,將會是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中美元首首次面對面會談。
當地時間6月28日,美國參議院以51對49的票數比通過一項程序性動議,這項動議旨在推進被美國總統特朗普稱為「大而美」的大規模稅收與支出法案。
美國福克斯新聞《周日早間期貨》節目播放了一段對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專訪(於6月27日錄製),特朗普就中美關稅問題表示,「我們與中國相處得很好」。法新社注意到,期間,對於美方一些別有用心之人長期蓄意炒作的所謂中方「侵略性」行為,特朗普的回應作了「淡化」(downplay)。
據《日經中文網》報道,中國不但在電動車領域領先全球,連日本豐田汽車著力發展,暫時未見成效的「氫能源」汽車亦將掌握主導權。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的數據顯示,在中國氫能「使用」領域處於領先的是運輸領域,商用車中燃料電池(氫能源)汽車 FCV的保有量正在增加。截至2024年底,FCV的累計銷量已超過2萬輛。
軍事觀察(Military Watch)報道,美軍支援以色列與伊朗衝突期間,短短12天消耗掉了約15%至20%的「薩德」(THAAD)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導彈庫存,僅以色列實施媒體管制前拍攝到的畫面來計算,就至少打掉了價值近12.15億美元的薩德導彈,實際上更多。這還不包括箭矢導彈族(Arrow)和大衛投石索(David Sling)等防空系統的消耗量,突顯這類攔截系統在中高強度衝突中面臨的壓力與限制。
《彭博》報導,以色列財政部和稅務機構估計,以色列已計算出與伊朗為期12天戰爭損失為100億謝克爾(約30億美元,不包括軍火)。這些是將用於修復被導彈損壞的建築物,並賠償在衝突期間受影響的當地企業的資金。
當地時間6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他希望伊朗能夠接受國際檢查,以核實其不會重啟核計劃。特朗普稱,伊朗核設施已被摧毀,他不相信伊朗會重返核武領域。他還表示,將考慮因鈾濃縮問題再次轟炸伊朗,稱自己讓哈梅內伊「免於慘死」。
據塔斯社22日報道,全俄國家電視廣播公司電視節目主持人扎魯賓22日在社交媒體發布的視頻顯示,俄羅斯總統助理烏沙科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出訪中國的行程將持續4天,「如此長時間的出訪極為罕見」。
當地時間6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發文表示,美國剛剛獲悉,加拿大宣布將對美國科技公司征收數字服務稅。特朗普稱,這是對美國的「直接且赤裸裸的攻擊」,稱加拿大顯然是在效仿歐盟。
美國總統特朗普昨日表示,美國週三(26 日)已與中國簽署一項貿易相關協議,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中方同意向美方供應稀土,美方會相應取消一些反制措施。在北京,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美就落實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的框架進一步確認細節,中方將依法審批符合條件的管制物項出口申請。
據《商業內幕》周三 (6月25 日) 報導,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 (APO-US) 首席經濟學家斯洛克 Torsten Sløk 警告,美國正處於停滯性通脹的關鍵轉折點。這種經濟成長放緩但通脹居高不下的兩難情境,比典型的經濟衰退更難解決。
據《今日俄羅斯》6月25日報道,特朗普當天在他所主導的「真實社交」平台發帖,呼籲共和黨人支持他關閉由美國政府資助的新聞機構美國之音(VOA)。他說:「為什麼共和黨人要讓民主黨的喉舌美國之音繼續存在……幹掉它!」
中國無人機零件已經成為稀土之外,對抗美國貿易制裁的另一張王牌。貿易數據顯示,自2024年中國加強出口限制以來,從中國運往美國的無人機零件價格在某些情況上漲至原價格的三倍,甚至更多。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一連兩日在荷蘭舉行峰會,北約成員國6月25日通過並發表5點聲明,稱各成員國同意將在10年內,把國防開支目標提高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德媒報道指出,峰會閉幕的聯合公報將不會提及中國,這一點格外引人關注,與過去三年形成鮮明對比。
當地時間6月2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前往荷蘭海牙參加北約峰會前,曾嚴厲指責以色列和伊朗雙方均違反停火協議,並對以色列提出嚴厲批評,甚至當眾爆粗口。對此,北約秘書長呂特25日竟將特朗普比作「爸爸」(Daddy),稱「爸爸有時不得不使用強硬的語言」。
美國軍方證實,21日出動7架B-2隱形轟炸機從美國本土起飛,經過2次空中加油,進入伊朗,打擊3處核設施。外界對B-2讚譽有佳,認為是目前全世界最厲害的隱形轟炸機,在雷達上看起來與小型鳥類相當,幾乎無法被「常規雷達」發現。不過,有軍迷披露B-2還是有弱點,俄羅斯軍工業曾經發豪語,B-2突破俄羅斯防空系統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俄羅斯的超視距雷達可以探測到B-2的飛行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