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熱點
綜合媒體報道,美國政府解禁輝達(NVIDIA)對中國銷售H20晶片後,輝達創辦人黃仁勳7月16日在北京出席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開幕式,期間表示,目前已經有很多訂單了。與此同時,中國網路巨頭字節跳動卻否認向輝達提出購買申請。
7月15日,美財長貝森特宣布美聯儲主席遴選程序啟動,特朗普政府首次明確此進展。貝森特警告鮑威爾卸任後不宜留任理事,避免影響新主席決策。特朗普多次抨擊鮑威爾不降息,考慮任命「影子主席」施壓。摩根大通CEO戴蒙警告政府勿幹預美聯儲獨立性。特朗普曾考慮罷免鮑威爾,引發金融市場恐慌。
英國《金融時報》15日爆出猛料稱,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總統特朗普曾在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通話中,私下鼓動烏方加強對俄羅斯的縱深打擊。特朗普甚至詢問澤連斯基,如果美國提供遠程武器,烏克蘭是否能打擊莫斯科?
路透社7月14日報道,美國政府正加速推動一項獨立的稀土定價機制,為礦企提供價格補貼支持,試圖以此刺激產業投資,從而削弱中國在全球稀土市場的主導地位。分析人士警告,這一即刻生效的定價機制固然對生產商有利,但可能會推高汽車製造商等下遊消費者及客戶成本,未來是否能實現規模化仍然未知。
印度航空事故調查局12日披露了此前印度航空波音787-8型客機墜毀事故的初步調查結果。報告顯示,飛機起飛後數秒內,兩台發動機的燃油開關幾乎同步從「運行」位切換至「切斷」位,導致發動機燃料供應中斷而空中熄火。由於駕駛艙語音記錄不完整,加上意外觸發開關的可能性極低,進一步加深了空難原因的神秘性。對此,死者家屬受訪時表示,他們對調查結果不滿,並呼籲進行更透明且誠實的調查。
7月13日,中國國防部發布微信公眾號,發布題為「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蔣斌就日方炒作中國軍機『異常接近』答記者問」的文章,蔣斌指出,近日,日本航空自衛隊偵察機多次進入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進行抵近偵察,中國軍機依法對其查證識別、跟蹤監視,相關處置行動完全正當合理、專業規範。日方艦機對中方抵近偵察滋擾,是造成中日海空安全風險的根源。我們希望日方與中方相向而行,為兩國關係穩定發展創造氛圍。
據《衛報》和法新社報道,當地時間7月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馬里蘭州安德魯斯聯合基地表示,他將向烏克蘭運送「愛國者」防空導彈。
據伊朗法爾斯通訊社7月12日報道,以色列6月16日曾對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舉行會議的建築發動襲擊,總統佩澤希齊揚腿部受傷。
據美國「政客」新聞網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一些極具影響力的盟友指責美國司法部長帕姆·邦迪對愛潑斯坦性侵案的處理方式,呼籲罷免她司法部長的職務。特朗普在自家社交媒體平台為邦迪發聲,勸告支持者不要太過執著於該案。美國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則在線喊話特朗普:公布文件得了。
據美國《新聞周刊》報道,作為美國國務院大規模改革的一部分,國務院當地時間11日起開始裁員1300多人。當天,數十名被解職員工出現在國務院外,其中多人流著眼淚,其他同事和支持者在旁邊為他們鼓掌。
彭博社報道,當地時間7月12日早,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對墨西哥和歐盟征收30%的關稅稅率。特朗普在自家社交媒體平台「真實社交」公布了致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墨西哥總統克勞迪婭·辛鮑姆的關稅信函。本周,他已向20餘國發送關稅信函,並施壓貿易夥伴進一步談判。
日本首相石破茂7月9日在一場街頭演講中表示,美日政府之間的關稅談判「是一場賭上國家利益的戰鬥,怎麼能忍受被對方看扁」。就算日本是美國的盟國,那也要「堂堂正正地說出來」,日本政府將保護應受保護的事物。
據路透社7月11日報道,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即將訪問中國,這引起美國一些反華政客的緊張。在黃仁勳出發前,兩名美國參議員向他發出警告,要求他不要與所謂「涉嫌破壞美國芯片出口管制的企業」會面。
外交部網站消息,7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吉隆坡會見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雙方就中美關系以及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7月10日報道,美國稀土生產商MP Materials宣布,美國國防部已同意購買其4億美元的優先股,將成為該公司的最大股東。五角大樓將支持MP Materials在美國境內建造第二座稀土磁鐵製造工廠,以減少對外國的依賴。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7月8日報道,倫敦部分地鐵因為沒有安裝空調,尤其是最繁忙的中央線(Central Line)、維多利亞線,車廂內溫度飆到了40℃以上,猶如蒸籠。有大批乘客在車廂內被熱到有嘔吐感、虛脫、犯暈,許多人下車後憤怒地向倫敦市廳投訴。
路透社7月9日報道,自美國對中國實施晶片禁運後,中國去年12月就以限制礦產品輸往美國應對。儘管禁令當前,但仍有高達3834噸稀土在去年12月至今年4月,借道泰國與墨西哥運抵美國,其後不乏中國公司參與。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7月8日爆料,根據該媒體獲得的一段音頻,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去年在一次私人捐贈者聚會上透露,他曾威脅俄羅斯總統普京說,如果俄軍進攻烏克蘭,美國將「轟炸莫斯科」作為報復,試圖以此威懾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