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熱點
據美國CBS新聞當地時間9月5日報道,多名美國國防部官員當天向其證實委內瑞拉軍方已在兩天內第二次飛越位於南加勒比海的美國「傑森·鄧納姆」(USS Jason Dunham)號驅逐艦,另有消息人士證實美國正在增派F-35戰鬥機到波多黎各以執行「打擊毒品犯罪集團的任務」。美國國防部官員將當前局勢形容為美委兩國間的「懦夫博弈」——在這場較量中,誰先示弱,誰就輸了。
據路透社9月5日消息,特朗普政府計劃限制或禁止進口中國無人機和中重型車輛,聲稱這些中國產品具有所謂「國家安全」風險。此前,美國已經用相同借口打擊中國汽車和卡車。報道稱,美國商務部當天宣布,計劃最快在本月發布規則,以應對涉及無人機及其供應鏈,以及來自中國等「外國對手」的中重型車輛(重量超過1萬磅,約合4.5噸)所使用的信息和通信技術的「國家安全風險」。
綜合外媒報道,南韓韓華集團(Hanwha Group)早前宣布投資50億美元,擴建賓州費城造船廠(Hanwha Philly Shipyard),幫助美國造船業復興。這亦是南韓為討好美國,承諾向美國造船業投資1,500億美元的一部分,以呼應美韓貿易協議中的「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MASGA)倡議。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此高度讚揚,稱讚韓華的投資「是美國製造業復興的重大勝利,將創造大量就業機會,重振我們的造船實力」。
美國「政客新聞網」9月4日發文稱,近幾周,因美國關稅引發的反美情緒在印度達到頂點,雙方關系跌入了幾十年來的最低點。有分析人士指出,無論是購買俄羅斯石油還是關稅問題,只有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印度總理莫迪面對面溝通,才可能緩解緊張關系並重啟貿易談判。「在美國關稅重創下,印度轉而親近中俄,我們已進入一級戰備了。」
綜合外媒報道,9月3日,彭博社刊文談到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上任第一天就承諾將建立美國在全球的能源主導地位,但七個月後,這一目標面臨威脅,因為中俄蒙同意建設「西伯利亞力量-2」天然氣管道。9月2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首席執行官阿列克謝·米勒宣布,中俄蒙已簽署關於建設「西伯利亞力量-2」天然氣管道的備忘錄。3日晚,普京證實此事,並稱大家都對此很滿意。報道援引專家分析稱,中國是全球最大天然氣進口國,正在展示其經濟和地緣政治影響力,「而這將徹底顛覆全球市場」,美國液化天然氣(LNG)行業及其金融交易架構預計將受到衝擊,中方正傳達出一個信號,即中方不再需要美國LNG。
路透社當地時間9月4日,援引一名白宮官員的消息報道稱,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天告訴歐洲領導人,歐洲必須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因為這些交易正在幫助俄羅斯繼續俄烏衝突提供資金。報道稱,在結束這場衝突的外交進程緩慢之際,特朗普的語氣顯得咄咄逼人。
綜合外媒報道,當地時間9月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承認,他觀看了中國舉行的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根據白宮發布視頻,特朗普當天是在白宮會見波蘭總統卡羅爾·納夫羅茨基時做出的上述表述。「我認為這是一個美麗的儀式,我認為它非常、非常令人印象深刻(very, very impressive),」特朗普談及九三大閱兵時稱,他「理解」中國舉行此次閱兵式的原因。他緊接著說:「他們希望我在看(閱兵),我當時確實在看。我和他們關系很好。」中美有12小時時差,閱兵式舉行時,美東時間為2日晚間。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門廣場的「煙火」尚未散盡,世界格局的天平已在震顫中悄然傾斜。這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的盛大閱兵,早已超越歷史追思的範疇,成為中國向全球、尤其是向美國發出的一紙無聲戰書——一場關於技術、意志與未來主導權的全面宣示。當東風-61洲際導彈的射程數據在屏幕上閃爍,當鷹擊-19高超音速導彈的5馬赫速度與2000公里射程成為焦點,當紅旗-29反導系統的攔截高度達到1000公里時,世界,尤其是美西方終於不得不直面一個殘酷現實:中國軍力已非追趕者,而是顛覆者;不是模仿者,而是定義者。
9月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後隨即舉行盛大閱兵。45個解放軍各軍兵種方隊軍容嚴整、意氣風發地接受檢閱。包括「東風-61」陸基洲際導彈、「驚雷-1」空基遠程導彈、「巨浪-3」潛射洲際導彈、「東風-31BJ」新型陸基洲際導彈,已換裝國產渦扇-15「峨眉」引擎的殲-20A隱形戰機、艦載激光武器LY-1等首次亮相,成為焦點。
綜合外媒報道,隨著美國今年10月即將對中國船舶啟動新的高額港口收費,中國航運公司正同全球合作夥伴合作,減少在美國的業務,並探索更多區域市場機會。今年早些時候,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計劃對進入美國港口的中國船隻收取「附加服務費」,妄圖遏制中國在全球造船業中的主導地位。
美國前些年通過了一項旨在「保護阿波羅登月遺址」的法律,因為他們擔心中國可能會拔掉美國國旗,或者拿走阿波羅著陸器的零件。
綜合外媒報道,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1日說,美國企圖通過軍事手段對委極限施壓,8艘總計攜帶1200枚導彈的美軍戰艦,以及一艘核潛艇正在「瞄準」委內瑞拉,這個拉美國家正面臨近百年來「最大威脅」。他已宣布進入最高層級戰備狀態,並揚言若委國被美國部署在加勒比海的軍隊攻擊,他將會「依憲法宣布成立武裝共和國」,更警告美國若攻擊委國將讓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雙手沾滿鮮血」。
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牢記80年前的今日,日本簽署投降書這一歷史時刻!中國3500萬同胞以血肉之軀,迎來勝利的時刻。中國抗戰是14年的艱苦歷程;日本是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戰敗國,根據公約日本是向中英美,以及其後的蘇聯投降。公告強調,日本人不可以再有武裝力量,以防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中英美蘇四國均有權在日本駐軍⋯⋯中國人通過「93閱兵」,重溫上述歷史事實和敘事,非常有必要!
當地時間9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真實社交」平台發文炮轟印度,「提出過將對美關稅削減為零,但已經晚了!」帖文控訴印度在對美貿易問題上「完全單方面」,並從俄羅斯購買大量能源和軍事設備。截至目前,印度政府尚未就此表態作出回應。
綜合媒體報道,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近日接受專訪,直言AI革命已經展開,但最讓他頭痛的,是手中H20晶片庫存龐大,卻在中國市場「一片不買」。這塊估值高達500億美元的市場,原本是輝達的重要命脈,如今卻因美國政府的出口限制而陷入停滯。黃仁勳甚至透露,為了打開銷路,已向特朗普政府提出放寬AI晶片出口的建議,並尋求以「利益交換」方式重返中國。
據美聯社報道,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重塑高等教育、限制國際學生人數、加強審查學生簽證等政策衝擊下,外籍學生入學人數銳減;儘管變動幅度要到秋季班陸續開學後才會真正明朗,但面對國際學生各個接獲通知他們沒拿到簽證,許多仰賴國際學生學費支撐校務運作的大學,擔心將陷入財務困境。部分團體預測,今秋入學外生人數可能減少達40%,對大學預算乃至美國經濟,都將產生巨大影響。
據台灣《經濟日報》報道, 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作家羅伯特・清崎31日在X發文,表示歐洲市場已完蛋,美國也危在旦夕,強烈建議民眾買進黃金、白銀與比特幣。
美國《華爾街日報》當地時間8月30日報道,關注到了中美兩國在AI領域的發展路徑。報道稱,中國對人工智能(AI)有著不同的願景,或許更高明。美國正投入數十億美元並消耗數千兆瓦能源,急於在AI的下一個進化飛躍中超越中國,一些人認為,這一飛躍如此巨大,以至於其威力將堪比原子彈,足以改變全球秩序。與此同時,中國正進行一場不同的競賽,隨著人們對AI泡沫的擔憂日益加劇,中方正制定一項務實的替代方案,以應對矽谷對超級AI的追求。自近三年前OpenAI的ChatGPT發布以來,矽谷已投入巨資,追逐AI的「聖杯」——能夠匹敵甚至超越人類思維的通用人工智能(AGI)。一些熱衷者宣稱,這將為美國帶來不可逾越的軍事優勢,幫助治愈癌癥和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並使人類無需再從事會計和客服等日常工作。相比之下,中方最近對AGI表態不多,相反,正推動中國科技產業「堅定面向應用領域」——開發能夠提升中國生產效率、易於市場化推廣的實用型低成本工具。
據美國保守派網站《每日通訊》(The Daily Caller)8月31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於29日接受採訪時再度表示,讓中國學生在美國學習是「正確的做法」,他給出的理由是,與其他國家友好相處是好事,尤其是和核大國。特朗普日前在多個場合高喊「歡迎中國留學生」,甚至拋出要將中國留學生規模擴大至60萬人的說法,但實際情況卻是,中國留學生在美國遭受無端盤查、滋擾的事件有增無減。
據《日經新聞》8月30日報道,英國貿易政策國務大臣道格拉斯·亞歷山大當天在日本表示,英國在工黨政府領導下正謹慎尋求修覆與中國的關系,前保守黨政府時期英中關系從「黃金時代」跌入低谷,而英國如今希望吸引包括中國在內的外國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