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卷
從中國人早餐選擇切入,對比牛奶與豆漿的補鈣、蛋白質、脂肪等營養差異,給出不同人群選購建議,提醒避開飲用誤區,並建議兩者搭配飲用,以達成營養均衡。
2021年《美國醫學會雜誌》針對32萬亞洲人的研究顯示,亞洲人最佳睡眠時長為7小時,非8小時,睡眠過多或過少均升高死亡風險,並介紹提升睡眠質量的方法,強調以次日狀態判斷睡眠是否充足。
一位 IP 位於美國網友曬出拉夫勞倫 POLO 衫與長沙雅禮中學校服秋季校服撞臉照,兩者配色設計極似,價格卻相差千元。百年名校雅禮的校服蘊含校訓理念,引來網友幽默調侃,成為熱議話題。
雞蛋的科學秘訣:「溫水下鍋、定時 8 分鐘、冷水急泡」,結合上海交通大學實驗數據,說明此方法可提升剝殼率與營養保留,適合各人群,助力健康早餐。
秋冬做西紅柿燉牛腩,選牛腩或牛肋條,泡後焯水去腥味。爆香材料加白芷、紅茶,小火炖 1.5 小時,牛肉軟爛入味,超下飯。
美國芝加哥羅斯科村「老鼠洞(rat hole)」地標爆紅後,研究團隊比對博物館標本發現,印記非老鼠所留,更可能是東方灰松鼠(Eastern gray squirrel)失足掉入未乾水泥製成,並提議改名為「風城人行道松鼠」(Windy City Sidewalk Squirrel)。
炎熱天吃冰爽水果、寒冷季嚼軟糯果子雖佳,但胃不好者需克制。鮮棗、柿子、奇異果、山楂因特性易傷胃,不過控制量與食用方式,仍可品其美味、補營養。
上海蔣女士將切頂的柚子蓋回頂部放冰箱,幾天後驚見柚子重新粘合「自癒」。經網友解釋,原是柚子皮中的果膠發揮粘性,且蘋果等水果也含果膠,藏著有趣小知識。
2025 年上半年新加坡詐騙損失 4.56 億新元,雖降 12.6% 仍令人擔憂。為加強打詐,當局擬修法對詐騙主謀、共犯等施 6 至 24 下鞭刑,個資防護不力也可能受罰,此舉大快人心。
宋朝前中國無棉被,古人面對零下嚴冬各有辦法。富人穿皮毛、住椒房殿、用銀霜炭;窮人靠麻布衣塞雜草、穿紙衣、燒柴火、睡火炕;特殊群體也有對策,最終憑智慧與堅韌度過寒冬。
投資公司創辦人指出,家中老手機、舊玩具等懷舊物品在收藏市場暴漲,首代 iPhone 未拆封版最高拍 19 萬美元,美國收藏市場 2030 年預達 837 億美元,保留原包裝助賣高價。
胃育蛙以胃爲育幼房,1972 年被發現後僅 10 年因蛙壺菌肆虐及棲息地破壞滅絕。1999 年麥可・阿徹嘗試克隆,2011 年獲胚胎卻未長成蝌蚪,雖存爭議,科學家仍未放棄復活努力。
日本偶像「雨宮ひいと」,曾是自我認同低的土氣國中宅女,後聽姐姐建議轉行,隸屬團體「ココロシンドローム」(可譯為「心靈症候群」),憑減重、改風格與自信蛻變,成粉絲喜愛的可愛偶像。
開封後的發酵類、高蛋白、高脂肪及半黏稠類調料,若未放冰箱,易因微生物繁殖、脂肪氧化等變質,可能引發腸胃炎、食物中毒等問題,對腸胃、肝臟造成負擔,記得開封後及時冷藏以保健康。
五百多年前哥倫布的誤認,如今在加拿大成真。因加國移民政策寬鬆、印度國內壓力大,印度人憑團結與成熟產業鏈移居,2025 年其在加政壇亦有突破。
家裡放幾年的茶能否飲用,需看茶葉種類與保存狀況:綠茶12個月內最佳、紅茶2年內適宜、普洱干倉可存5-20年。陳茶可能面臨營養流失、含黃曲霉素等致癌物、引發腸胃不適的風險,文中也給出判斷與保存方法,強調健康優先。
逛超市易被 “零添加” 食品吸引,實則存在認知誤區。食品添加劑如維生素 C、小蘇打等,合規使用可保障食品安 - 全與口感,而 “零添加” 食品可能因無防腐措施變質或高鹽,風險更高。選購時需關注配料表、保質期等,理性看待添加劑。
柬埔寨西哈努克省「中國城」園區,10月15日晚間多公司突同步解散,百名外籍員工倉皇撤離。此前園區曾暴動且遭突檢,解散原因疑與執法、經營或犯罪傳聞有關,目前仍成謎。
肯德基非洲分公司宣稱公開54年炸雞秘方引全球期待,揭秘日卻推出「Add Hope」公益計畫。這場「騙局」將關注引向貧困兒童餐食問題,因公益初心與品牌品控體系,非但未遭指責反而獲贊。
全球機場行李問題頻傳,日本大阪關西機場(KIX)自 1994 年啟用以來,三十年零行李遺失,2023 年處理超千萬件行李仍保持紀錄,8 度獲 Skytrax 獎項。其憑藉縝密行李管理系統、三重標籤檢查等,成全球航空業傳奇。
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之妻妮塔安巴尼(Nita Mukesh Ambani),與媳婦拉迪卡麥昌特(Radhika Merchant)出席活動,拎 200 萬美元 Hermès Sac Bijou Birkin 鑽石柏金包,搭配華麗飾品引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