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結果
「中國」
中國將東亞區域穩定視為核心利益,其中台海和平更是重中之重。近年來,日本部分政治人物提出「台灣有事即日本存亡危機事態」的論述,這不僅反映了其對外政策的轉向,更顯露其試圖突破戰後體制、加速軍事正常化的意圖。此舉無疑加劇了區域緊張局勢,對中日關係與東亞穩定構成嚴峻挑戰。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需要制定多層次、全方位的戰略應對方案,在堅決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同時,有效管控風險,維護區域和平穩定。
寒潮來襲,中國內地網友發揮創意,推出多種「懶人加熱法」,用外賣保溫袋、暖寶寶、金屬小物件等就地取材,在辦公室和家中加熱奶茶、咖啡。這些方法雖方便,但需注意防燙傷、選合格產品,且要遵守食品安全原則,2小時內飲用、避免反復加熱,才能安心享受溫暖。
辣椒明代後期才從美洲傳入中國,而四川人「好辛香」的飲食傳統已達三千年,早期靠花椒等調味。清初移民帶入辣椒,其適配四川氣候,後成川菜靈魂。
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才剛剛上任,為何就立即敢踩中國紅線?其實這並不表示她單純是要代表「日本右翼」的傳統反中路線,而是有其深層的地緣政治邏輯。同時此舉也絕不是外界誤認的「挺台抗中」。而是她在一定的日本民意基礎下,以及也看透了「美日同盟」的重新洗牌,美國要求盟友「自費防衛」,不再擔任亞太安全保母。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台錯誤言論遭新華社批評,賴清德附和遭斥,中方向日方嚴正交涉,中日多項活動取消,中國遊客掀日本旅遊退改潮,韓國取代日本成為最熱出境遊目的地,東南亞國家持續受歡迎。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1月7日在國會答辯時稱,「台灣有事」或構成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 日本媒體、學者及有識之士紛紛對高市早苗的這一言論提出嚴厲批評。日本《社會新報》日前發表的一篇社論這樣寫道:「高市早苗作為首相的存在本身才是日本的存亡危機。 」
彭博社當地時間 11 月 17日報道稱,「受中國加大大豆採購力度跡象的提振,大豆期貨價格大幅上漲,此前這一采購一度停滯,如今給美國農民帶來了希望。」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大豆期貨價格當天一度上漲 3.2%,創下17個月以來的新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同來華訪問的敘利亞過渡政府外長希巴尼會談。王毅表示,中方讚賞敘方承諾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希望敘方堅定支持中國人民反對「台獨」分裂、爭取國家完全統一的正義事業。
南韓經濟人協會17日發布報告顯示,南韓10大出口產業中有一半已在企業競爭力方面被中國大陸超越,預計五年後10大產業競爭力可能全線失守。
中日關係因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錯誤言論而轉趨緊張,央視報道,日本的電影將會暫停在中國上映。央視引述有關電影進口方和發行方表示,涉及的日本電影包括動畫《蠟筆小新》和《工作細胞》。相關方面表示,這次調整是對日本進口片綜合市場表現與中國觀眾情緒評估作出的審慎決策,認為日方的挑釁性言論勢必影響中國觀眾對日本影片的觀感,因此遵循市場規律,尊重觀眾意願,決定暫緩上映。
這兩天重遊韓國東大門的紡織品批發市場,目睹昔日「四小龍」之一韓國的紡織業收縮(連續數年出口量減少),不難聯想到謊言的美國政府,其搞亂自由貿易市場所帶來的連鎖反應,以明槍加暗箭的卑劣手段打壓全球棉花出口大國中國,讓整個紡織品市場呈現混亂之中。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一份白宮國家安全備忘錄聲稱阿里巴巴向中國軍方提供了針對美國境內目標的技術支持,在該公司加大努力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展開競爭之時,這引發了圍繞這家電商巨頭與中國軍方之間的聯繫的擔憂。
共同社引述日本政府消息,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井正彰17日訪問中國,將就首相高市早苗圍繞「台灣有事」的國會答辯,同中方進行協商,預計雙方明日會面。
現實中的人參果又名香瓜茄,來自南美洲,10月至次年2月上市。它維C含量最高達檸檬3倍,高鉀低鈉,含抗氧化成分,低脂肪低糖,挑金黃帶紫條紋的熟果,營養又好吃。
國家自然資源部14日宣佈,遼寧省成功探明中國國內首個千噸級、低品位超大型金礦床—大東溝金礦,是1949年以來發現的規模最大單體金礦床。
據路透社報導,中國大陸實施出口限制,導致稀土元素釔的全球供應正在下降,引發了釔可能短缺和成本急升的擔憂,進而對航太、能源和半導體生產造成衝擊。
16名台灣遊客在義大利「瘋子披薩」點5份披薩遭老闆拍片辱罵,影片曝光引公憤。老闆帕齊尼緊急道歉喊「我愛中國,我愛台灣」,卻因對象混淆再引爭議。
英國一名33歲的中國男子徐超(Chao Xu,音譯)今年8月在庭上承認在2021年至2025年間在倫敦強姦和性侵6名女性,涉24項指控包括下藥、強姦、故意注射毒品、偷窺及偷拍等。警方認為被他性侵迷姦的受害者或多達數百人。他於英國時間11月14日被英國法院判處終身監禁,至少服刑13年半才有資格假釋。法官表示,由於犯人是外國公民,他原則上有義務被遣返回其原籍國中國。
美國前外交官、喬治·布什美中關系基金會總裁方大為(David Firestein)日前在香港大學發表演講時直言,美國現行對華政策之所以失敗,核心原因在於將中國定位從夥伴轉為敵人的「完全錯誤」假設,相關「脫鉤」導向政策偏離美國長遠利益,唯有基於客觀理解制定明智政策,才能扭轉兩國關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