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必須突破傳統思維,確立其作為「一國兩制」下規則銜接與跨境深度融合的特殊經濟功能區的戰略定位。這一定位需要通過爭取國家授權,獲得在數據跨境、金融開放、人才流動等關鍵領域的制度試驗權,同時對接CPTPP、DEPA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開展貿易便利化、知識產權保護等系統性壓力測試。筆者意為在此基礎上,北部都會區應當強化其雙循環樞紐功能,通過建設離岸貿易中心與跨境供應鏈管理中心,成為聯通國內國際市場的重要戰略節點。
在治理體系方面,需要構建決策、執行、監督一體化的新型治理架構。借鑒新加坡裕廊集團與深圳前海管理局的成功經驗,成立直屬於行政長官的法定機構-北部都會區發展管理局,整合規劃、土地、基建、產業發展等職能,並賦予其獨立預算與人事權。同時設立粵港聯合決策委員會,由港方司局級官員與深圳副市長級官員共同主持,對重大項目實行一票否決制與聯合審批通道。此外,推行「管委+平台公司」營運模式,成立北都開發集團負責土地一級開發與基建投融資,並通過發行REITs、專項債券等市場化方式籌集資金。為確保透明度,還需建立第三方評估機制,定期公開項目進度與資金使用情況。
產業發展應當從單點招商轉向集群培育,實施靶向產業生態計劃。重點聚焦生命健康、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新能源科技四大核心產業集群,在河套地區設立跨境醫療數據特區與藥械審批綠色通道,建設算力聯盟與開源平台,開展跨境數字貨幣試點與監管沙盒。通過設立規模500億港元的產業引導基金,以股權投資方式支持初創企業,同時對鏈主企業提供最高30%研發費用補貼與十年期稅收優惠。此外,與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高校共建中試基地,簡化科研設備跨境通關流程,構建完整的產學研轉化鏈條。
制度創新需要實現從邊際調整到系統性改革的跨越,建設北部都會區專屬制度體系。在數據跨境流動方面實行分級管理,在河套地區試行負面清單與白名單雙軌制,對科研、醫療等低風險數據實行備案制流通。金融領域設立跨境資本流動監測平台,開展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允許合格企業開展跨境股權投資與境外技術併購。人才引進方面推出集成簽證、稅務、社保等功能的「北都精英卡」,實現深港一卡通行。同時將監管沙盒適用範圍從金融擴展至教育、醫療等服務領域。
資源保障與風險防控需要建立系統性支撐體系。通過首期投入1000億港元啟動資金,發行基礎設施REITs吸引社會資本,目標撬動1:5槓桿效應,構建多元融資體系。實施人才安居計劃,建設10萬套人才公寓並配套國際學校與醫療機構,提供最高15%購房稅率補貼。風險防控方面建立跨境金融風險預警系統,設定資本流動緩衝指標,同時設立數據安全監管平台,對跨境數據流動實行全鏈路審計。還將碳排放強度、綠色建築比例等生態指標納入部門考核體系。
實施路徑應當明確階段性目標,從願景落實到行動。2025至2026年完成《北部都會區發展條例》立法,明確管理局權責與跨境協調機制;2026至2027年成立發展管理局與粵港聯合委員會,啟動首批標誌性項目;2027至2030年實現數據跨境流動常態化,產業基金規模達到500億港元;2030年後建立每三年一次的政策效果評估機制,動態調整制度設計。
北部都會區的成功關鍵在於跳出傳統路徑依賴,以制度創新與跨境協同雙輪驅動。通過立法賦權、機構重構、產業聚焦、資源保障的系統性推進,北部都會區不僅能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更將成為國家新一輪制度型開放的戰略支點。筆者建議以「一年立法、三年成型、五年見效」為實施節奏,盡快推動首批示範項目落地,向國際社會展現香港突破發展瓶頸的決心與能力。
北部都會區發展建言:以制度創新引領深港融合新篇章

陳承宇
陳承宇
相關推薦
筆者期待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全球供應鏈的“安全錨”,以創新活力與制度彈性引領全球資源配置與技術變革。在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的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推動科技突破、區域融合與國際化佈局為抓手,化挑戰為機遇,實現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通過提升“卡脖子”材料與技術的自主能力,以及重塑全球供應鏈規則,大灣區將在“雙重循環”格局中彰顯“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並為全球經濟注入新動力。
《維護國家安全條例》2024年3月23日正式生效,完成特區為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條進行本地立法的歷史性任務,在「一國兩制」事業發展進程中樹立起一座意義非凡的里程碑。一年來,在國家安全相關法律的有力護航下,香港展現出由治及興階段愛國愛港的蓬勃新氣象。
時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週年,我們站在歷史的交匯點,回望烽火連天的崢嶸歲月,俯瞰「一國兩制」實踐下的繁榮景象,不禁心潮澎湃,深感歷史啟示之珍貴、家國情懷之厚重、未來使命之崇高。在此重要歷史時刻,我們更應深刻領悟學習歷史的重要性,以熾熱的愛國之心,凝聚共識,共同謀劃國家與家庭更加富足美好的未來。
今次行政長官發表2025年《施政報告》以「深化改革、心繫民生、發揮優勢、同創未來」為主題,更是全力「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及加快邁向「由治及興」的進程表。感謝政府在《施政報告》中吸納了民建聯、各位議員及廣大巿民的意見,《施政報告》配合國家發展,讓香港融入國家大局,為制定香港謀發展的長遠規劃,為民生幸福而優化的社會保障網,這是有高度有遠見,落實貼近民生的施政報告。而部門首長責任制、成立「AI效能提升組」、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推廣DSE國際認受性、制訂「精神健康分層護理模式」等,都可見政府深化改革的決心。
隨著北部都會區從規劃邁向實質建設,如何破解跨境協調、產業發展與制度壁壘等難題,成為香港社會關注的焦點。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成功實踐,為北都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參考範本。我們認為,北都不應僅是土地開發項目,而必須成為制度創新與治理模式的系統性升級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取消香港及中國小額包裹的「商品免稅額」(de minimis)關稅豁免,措施將於 5 月 2 日正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