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結果
「郭玲麗」
多項數據顯示本港未來將邁向人口老化時代,要建構一個怎樣的生活環境才能讓長者得以「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呢?世界衞生組織於2007年發佈了一份《全球老年友好城市建設指南》,其中明確了在城市環境要有八個範疇需關注,希望政府可以作為參考,以宏觀、整體及全面構建長者友善生活環境。
青少年原發性脊柱側彎是發育成長中常見的臨床問題,學童脊柱健康亟需社會關注。為提升社會關注學童側彎問題,黃英豪立法會議員辦事處聯同郭玲麗立法會議員辦事處舉行「關注學童脊柱側彎調查發布會」,並邀請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臨床副教授關日康醫生、香港理工大學的時裝及紡織學院副院長葉曉雲教授分享真知灼見,以及發布去年由利希慎基金全力贊助「脊柱側彎普查計劃」的調查結果。
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的核心價值應著重於促進學術卓越、產學研合作、國際交流,以及跨界合作。 未來應充分發揮北都大學城成為一個匯聚人才、知識和創新的樞紐,並提升香港的國際教育地位。
兒童是我們社會的未來,我們應著力保護他們,讓他們健康、快樂地發展和成長。除了近視防控工作外,也要關注脊柱側彎問題。
優秀華夏傳統文化是我們國家、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的轉化和創新發展。除了利用電影元素助力說好中國、香港故事,從教育培育人才也十分重要,相信能為香港各方面發展帶來莫大裨益。
玲麗獲邀於「國情教育講座」分享中國 AI 時代科技創新,講述國家在 AI 領域成就、應用案例及全社會參與路徑,推動國情教育傳播。
感謝盧偉國議員提出人口政策議案,指出香港面臨低出生率、老化及勞動力不足問題,並從多方面提出對策建議。
今年全國助殘日以「弘揚自強與助殘精神」為主題,舉辦多元活動。筆者帶領SEN學員參與滬港澳共融活動,展示學生藝術才華,推動社會關注特殊教育發展,倡議官商民合作,善用科技創造就業機會,助力SEN學生融入社會、實現自我價值。
國家安全至關重要,面對複雜風險需推動教育普及。玲麗肯定導師培訓成果,強調從學生時期灌輸觀念,結合生活事例與多元領域開展教育,培育愛國棟樑。
漁業產業對香港貢獻大,學生透過考察、參展等深入了解漁業與科技,前景廣闊,建議政府推動多元教育,為漁業培育接班人 。
「中國共產黨歷史漫畫贈書儀式」,推動香港完善愛國教育,運用線上線下雙軌推廣,助青少年學黨史、增強家國情懷與身份認同。
第一屆《中文通》普通話詩歌朗誦比賽(印尼),推動中文學習在印尼的普及化,提升印尼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促進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郭玲麗 4 月 18 至 21 日,率 30 餘香港青年走訪井岡山及東深供水工程,開展「飲水思源愛國行」。
由新界校長會、活力慈善基金合辦粵港兩地教育交流活動,多位校長、教育同工及教育團體代表前往廣州花都進行參訪和交流。
玲麗出席教育事務委員會會議,討論生涯規劃教育的推行情況議程。
今日(4月8日),玲麗去到港島區一所小學擔任分享嘉賓,向學生分享維護國家安全教育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