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結果
「歷史」
香港教育局公布優化高中中史及歷史科課程框架,2027/28 學年起在中四推行。新增中共成立黨史等內容,精簡選修單元,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電影《731》熱映期間,某平台出現「731 毒氣實驗室益智積木」,標榜「銘記歷史」卻引爭議。鈞正平批其冒犯民族情感,該玩具下架前已躍升店鋪銷冠。
威廉王子接受《不情願的旅人》專訪,首談凱特罹癌後家庭應對之道,透露 3 子女無手機,強調陪伴重要性,並直言登基將推王室必要變革,罕見提及哈利。
《阿凡達 3:火與燼》新預告釋出,灰燼族與人類結盟發動戰爭,蜘蛛缺氧生存引危機,風行族等新族群登場,港台 12 月 18 日上映。
超強颱風樺加沙、香港天文台、三號強風信號、八號烈風信號、風暴潮、水位紀錄、防風膠紙、馬會、六合彩攪珠、交通影響、市民儲糧、教育局安排、康文署巡查
福建艦的下水與海試,標誌著中國海軍力量的一個重大躍升。不能僅視為單純的軍事新聞。若把這件事放到歷史的長河來審視,便會發現台灣的命運始終糾結在大國博弈、國際戰略與兩岸實力的消長之間。
據財聯社9月18日消息,由DeepSeek團隊共同完成、梁文鋒擔任通訊作者的DeepSeek-R1推理模型研究論文,登上了國際權威期刊《自然(Nature)》的封面。
9月12日,是中國海軍發展歷程上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日子。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首次通過台灣海峽,南下進入南海展開科研實驗與航行測試。對於外界而言,這並非僅僅是一艘巨艦的航行,而是象徵了:中國三十年的航母夢,從「學校」起步,到「過渡」階段,如今邁向真正的「藍水遠洋」能力。這一刻,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戰略格局轉變的標誌。
據《日經亞洲》9月15日報道,印度盧比近期已成為今年亞洲表現最差的貨幣之一,一大原因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對印度徵收關稅的問題上不斷釋放混雜信號。未來幾個月內,如果印度與其最大出口市場美國的貿易戰得不到解決,盧比可能面臨進一步壓力。報道指出,受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拖累(高達50%,為亞洲最高),過去幾個月來,印度連續遭遇外國投資者撤離和經濟增長前景受挫等負面消息,盧比更是在9月11日創下88.491的兌美元匯率歷史新低。此外,特朗普高懸在印度頭上的關稅大棒,恐將持續拖累印度整體經濟的增長。
2024年9月25日,中國自海南發射的一枚東風 - 31AG洲際彈道導彈,只用了二十分鐘,便突破美國苦心經營近八十年的「三大島鏈」的戰略,落點直逼夏威夷。這枚導彈不僅射程超過一萬兩千公里,更具備公路機動發射與分導多彈頭突防能力。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 80 週年。這不僅是中華民族最為沉重的歷史記憶,更是人類文明史上不可抹滅的篇章。八年抗戰,中國付出超過兩千萬條寶貴生命的代價,其中軍人傷亡高達 380 萬,平民死難超過 1800 萬。
硝煙散盡,晨光初現。歷經14年漫長抗戰,抗日戰爭終於迎來勝利。對香港而言,抗戰勝利象徵著結束日佔時期的黑暗,也喚醒了民族認同與歷史責任。八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再次回望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不只是緬懷先烈,更是為了警醒未來、凝聚力量,讓抗戰精神在香港薪火相傳。
2025年是日本二戰投降80周年,這一歷史節點不僅是對戰爭死難者的悼念,也是對日本如何面對戰爭歷史的再一次檢視。然而,日本在紀念活動、歷史態度及國際關係方面仍存在深刻的矛盾與分歧。
近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公開證實,他已下令國防軍啟動『全面佔領加沙』的軍事計畫,目標是『徹底終結哈瑪斯』,並將治理權移交予親以色列的阿拉伯盟友。此舉不僅標誌著戰事的重大升級,也預示中東局勢可能迎來新一波全面動盪。
中國人少吃猫肉,源於歷史傳統、口感不佳、經濟低效與健康風險。從西周祭壇神靈到現代寵物,貓憑實力躲過餐桌,更獲法律與情感雙重保護。
筆者建議在加密貨幣顛覆傳統金融秩序的時代變局中,既要研究凍結高風險加密抵押產品入境以修訂《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條例》,更需聯合內地研發央行數字貨幣跨境結算網絡,逐步削弱美元依賴。
美國58歲A女士因童年注射屍體提取的生長激素,50年後慘死於克雅氏病。這種由朊毒體引發的罕見腦病,曾透過醫療行為感染全球數萬人,揭開醫學史上跨越半世紀的安全隱患。
2025 年 4 月 30 日,美烏簽署《烏克蘭 — 美國礦産資源協議》,協議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利益掠奪?回顧近 200 年前的美國對我國發起的首場貿易戰,答案便清晰可見。
特朗普發動的「關稅戰」 為的是謀取自身利益,類似的貿易博弈早有先例。「硝烟戰」(1840 年英國挑起鴉片戰爭,用槍炮打開中國市場)、匯率戰(1985年的「廣場協議」推高日本物價)、「禁運」(1950 年對中國的全面禁運切斷貿易往來)、「科技戰」(拜登任期對中資企業列黑名單、實施技術封鎖)等。
筆者期待香港需在「發展」與「保育」間尋求動態平衡。借鑒國際經驗加強與大灣區城市合作申遺,皆有助提升活化品質。唯有讓歷史文化真正「活」在民眾生活中,方能實現永續傳承的終極目標。既是對過去的致敬,更是對未來發展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