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差吃炸雞只會更焦慮?這類食物才是情緒救星

avatar

藍莓卷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卷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心情低落時總想撲向炸雞、燒烤這類高熱量食物?

吃完卻又陷入「罪惡感循環」,焦慮反而加倍?

其實不必如此——1966年《棕櫚灘郵報》首次定義的「撫慰食物」,從來不是靠熱量撐起治愈力,找對方向,解壓的同時也能吃得安心。

並非所有好吃的都配叫撫慰食物,學者Sarmiento和Marcelino早就點出關鍵,那就是它得有「傳統製作、懷舊感、情緒安撫」三個特質。

心情低落時總想撲向炸雞、燒烤這類高熱量食物?吃完卻又陷入「罪惡感循環」,焦慮反而加倍?(示意圖來源:pixabay)

就像聞到烤紅薯香想起學生時代的溫暖,這就是心理學上的普魯斯特效應。

食物的氣味、味道會和當時的情緒綁定在大腦海馬體與杏仁核中,再次遇見,溫柔的記憶便會瞬間歸來。

除了喚起回憶,撫慰食物還得讓身體真正舒服,這是具身認知理論的體現。

冬天的熱奶茶暖了胃,夏天的冰淇淋消了躁,糯軟的年糕、紮實的芝士蛋糕帶來的感官滿足,能快速提升血糖,讓大腦產生愉悅感。

更重要的是,它得「伸手可得」。

深夜加班的一碗泡麵、便利店的飯團,及時的滿足感本身就是最好的情緒安撫。

與其依賴高熱量食物徒增負擔,不如按情緒選對「解壓食單」。

憤怒時,吃點富含omega-3的三文魚、核桃,或是含色氨酸的牛奶、雞蛋,穩定神經系統。

壓抑時,補充維生素C(奇異果、草莓)和維生素D(魚類、奶製品),降低壓力激素。

焦慮時,來點糙米、綠茶或70%以上可可含量的黑巧克力,緩解焦躁。

悲傷時,拼一碗色彩鮮豔的蔬果沙拉,抗氧化劑能幫助分泌多巴胺,掃走陰霾。

撫慰食物的魔力,從來不在熱量高低,而在記憶裡的溫暖、身體的舒適,以及「好好愛自己」的態度。

食物解決不了生活的難題,卻能在難熬的時刻告訴你:人間值得,先好好吃飯,再慢慢往前走。

立即關注

藍莓日報 Whatsapp,即時關注全球大小事!

免費加入
分享:
已複製

相關推薦

【緊急召回】哈瑞寶可樂軟糖驗出大麻!家長必看:如何識別受污染批次?
avatar
藍莓卷
七年鼻竇炎元凶竟是男友臭屁?醫生拆解「史上最離奇感染」真相!
avatar
藍莓卷
日本米價瘋漲民眾直呼食唔起,誰偷了日本人的大米?
avatar
藍莓卷
解密!「丼」字由中國古字變日本國民美食嘅前世今生
avatar
藍莓卷
「波」變炸彈!9 歲混血犬險釀慘劇 養寵家庭須知 5 大防範要點
avatar
藍莓卷
從教師到「霍亨索倫親王」:德國男子騙倒英王查爾斯?
avatar
藍莓卷
「老煙槍」竟是 4 歲孩童!泰國社會福利漏洞暴露,網民:生而不養天理難容
avatar
藍莓卷
西班牙機場「殭屍軍團」現象:旅遊熱潮下的社會隱憂
avatar
藍莓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