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戴帽子真會凍出腦梗?這6個隱藏招數才是寒冬保命關鍵

avatar

藍莓卷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卷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天冷不戴帽,容易得腦梗?」

「耳朵露在外,血栓找上門?」

每到冬天,公園裡的爺爺奶奶個個武裝到耳朵,帽子圍巾裹得密不透風。

這些代代相傳的「保暖經」,難道真的是醫學鐵律?

先說結論:帽子不是防腦梗的「靈丹妙藥」,但確實能擋住一個關鍵危險信號。

人體頭部血管密如蛛網,散熱速度驚人。當冷空氣突然襲來,頭頸部血管會本能收縮,牽動全身小血管緊繃,血壓升高、血流減慢,簡直是給血管「添麻煩」。

每到冬天,公園裡的爺爺奶奶個個武裝到耳朵,帽子圍巾裹得密不透風。(示意圖來源:pixabay)

年輕人或許能輕鬆應對這種變化,但55歲以後,血管彈性下降、動脈粥樣硬化加劇,血液本身就容易變稠。

此時再遇到寒冷刺激,就像給本就脆弱的血管「雪上加霜」,腦供血很可能亮起紅燈。

換句話說,冷空氣是扣動扳機的手指,而體內潛在的血管問題,才是早已上膛的子彈。

戴帽子的核心作用,是減少這種不必要的刺激,而非直接「防住」腦梗。真正的防護,還得靠這6個關鍵點。

清晨6點到9點是腦梗高發的「死亡時段」。

經過一夜睡眠,身體處於脫水狀態,血液黏稠度達到高峰,再加上交感神經活躍導致血壓波動,此時驟然起床,血管很可能不堪重負。

建議起床前先在床上伸伸懶腰,喝一杯溫水「潤化」血管,再緩慢起身。

千萬別忽視半夜的寒意!

老年人代謝減慢,夜間體溫調節能力下降,若被子太薄或沒穿襪子,低溫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血壓驟升誘發意外。

一雙薄襪、一床暖被,就是夜間最實用的防護。

冬天盲目晨跑、爬山可能適得其反。

寒冷空氣會刺激呼吸道,運動時血液又會大量流向肌肉,導致腦部供血相對不足,雙重夾擊下風險翻倍。

太極、慢走、八段錦這類溫和的室內運動,才是冬日首選。

經常手腳冰涼別只當成「體寒」,這可能是血液循環不暢的信號,尤其是伴隨頭暈、耳鳴時,更要警惕腦供血不足的隱患。

飲食上也要避開高油高糖的火鍋、紅燒肉,多吃富含DHA、葉酸的食物,才是真正的「冬補」。

最關鍵的是,55歲後若出現突發性頭暈、說話含糊、肢體無力,哪怕只持續幾分鐘,也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這可是腦梗的「預警信號」,必須立即就醫。(示意圖來源:網絡)

最關鍵的是,55歲後若出現突發性頭暈、說話含糊、肢體無力,哪怕只持續幾分鐘,也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這可是腦梗的「預警信號」,必須立即就醫。

其實,冷從來不是腦梗的元兇,而是引爆潛在風險的導火索。

55歲後,血管功能開始加速衰退,與其迷信一頂帽子的保護力,不如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

一杯清晨的溫水,一頓清淡的晚餐,一個溫和的運動,才是守護血管健康的真正盾牌。

立即關注

藍莓日報 Whatsapp,即時關注全球大小事!

免費加入
分享:
已複製

相關推薦

【緊急召回】哈瑞寶可樂軟糖驗出大麻!家長必看:如何識別受污染批次?
avatar
藍莓卷
七年鼻竇炎元凶竟是男友臭屁?醫生拆解「史上最離奇感染」真相!
avatar
藍莓卷
日本米價瘋漲民眾直呼食唔起,誰偷了日本人的大米?
avatar
藍莓卷
解密!「丼」字由中國古字變日本國民美食嘅前世今生
avatar
藍莓卷
「波」變炸彈!9 歲混血犬險釀慘劇 養寵家庭須知 5 大防範要點
avatar
藍莓卷
從教師到「霍亨索倫親王」:德國男子騙倒英王查爾斯?
avatar
藍莓卷
「老煙槍」竟是 4 歲孩童!泰國社會福利漏洞暴露,網民:生而不養天理難容
avatar
藍莓卷
西班牙機場「殭屍軍團」現象:旅遊熱潮下的社會隱憂
avatar
藍莓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