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雞蛋嚇壞人?真相是這樣,這4種蛋才要少吃!

avatar

藍莓卷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卷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刷到「1小時產6萬個人造雞蛋」這樣的文章標題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愣了一下?難道每天早餐配的雞蛋,早就不是「雞生蛋」,而是「科技與狠活」?

別急,這就來拆穿謠言,還要告訴你哪些蛋真的要少碰!

其實所謂「人造蛋」,想做到以假亂真根本沒那麼容易。

天然蛋殼表面有密密麻麻的氣孔,外層還有保護膜擋細菌,要複製這種結構,技術難度高不說,成本更是降不下來。

之前有媒體做過實驗,就算做出粗製濫造的假蛋,不僅內部坑坑洼洼、有刺鼻化學味,成本還是真蛋的4倍,根本沒法正常流通。

至於流傳關於「1小時產6萬個人造蛋」的說法,其實是某高校科學展的學生操作畫面,只模擬了蛋黃和蛋清,連蛋殼都沒做,明顯是移花接木、故意帶節奏,大家真的不用擔心。

刷到「1小時產6萬個人造雞蛋」這樣的文章標題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愣了一下?難道每天早餐配的雞蛋,早就不是「雞生蛋」,而是「科技與狠活」?(示意圖來源:pixabay)

不過雞蛋雖好,這4種蛋再愛也得少吃: 

  1. 炸雞蛋:香氣扑鼻卻藏陷阱,煎炸要用到大量油,吃多了容易堆積飽和脂肪,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風險,高溫還會讓蛋白質、脂肪變性,生出苯並芘這類強致癌物; 
  2. 生雞蛋:別以為「沒加工更營養」,鮮蛋可能帶致病菌,比如「0-157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會鑽過蛋殼縫隙,就算是無菌蛋,也只是降低含菌量,並非完全無菌,還含有兩種有害蛋白; 
  3. 毛雞蛋:未成型的雞胚胎,裡面的營養早被消耗殆盡,還可能有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等,吃了容易鬧肚子; 
  4. 散黃蛋:運輸震動導致的散黃能吃,但放太久、蛋白結構壞掉還帶異味的,千萬別碰,容易引發健康風險。

至於「雞蛋是健康殺手」的說法,其實也不準。

一個雞蛋含6-7克蛋白質,氨基酸種類齊全,人體能無負擔吸收,還有各種維生素,堪稱維生素「全家桶」,裡面的膽鹼更是大腦發育的「好幫手」,必須靠食物攝取。

之前有研究說,每天多攝入300毫克膽固醇,早死風險增19%,而一個蛋約含186毫克膽固醇,但這研究對象是美國人,飲食習慣和我們不同,且重點是「膽固醇超標」,和正常吃蛋沒直接關係。

健康人體內70%膽固醇是自體合成的,吃多了會自動減少產量,只要血脂代謝正常,根本不用怕。

更有研究指出,每周吃1-6個蛋,心血管疾病風險降29%、全因死亡風險降15%。

按照中國居民的膳食指南,成人每周吃6-7個蛋剛剛好,高血脂人群則建議每天不超1個、每周最多5個。

最後提醒大家,超市買回的蛋千萬別洗!

之前有一家三口吃炒雞蛋中毒,就是因為洗蛋後破壞了表面的保護膜,細菌更容易入侵,還加速水分流失。

正規渠道的蛋出廠前都經過清潔殺菌,直接放冰箱就行,溫度控制在2-5℃,優先放保鮮抽屜,減少溫度波動,這樣蛋才新鮮又安全。


相關推薦

【緊急召回】哈瑞寶可樂軟糖驗出大麻!家長必看:如何識別受污染批次?
avatar
藍莓卷
七年鼻竇炎元凶竟是男友臭屁?醫生拆解「史上最離奇感染」真相!
avatar
藍莓卷
日本米價瘋漲民眾直呼食唔起,誰偷了日本人的大米?
avatar
藍莓卷
解密!「丼」字由中國古字變日本國民美食嘅前世今生
avatar
藍莓卷
「波」變炸彈!9 歲混血犬險釀慘劇 養寵家庭須知 5 大防範要點
avatar
藍莓卷
從教師到「霍亨索倫親王」:德國男子騙倒英王查爾斯?
avatar
藍莓卷
「老煙槍」竟是 4 歲孩童!泰國社會福利漏洞暴露,網民:生而不養天理難容
avatar
藍莓卷
西班牙機場「殭屍軍團」現象:旅遊熱潮下的社會隱憂
avatar
藍莓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