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1小時產6萬個人造雞蛋」這樣的文章標題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愣了一下?難道每天早餐配的雞蛋,早就不是「雞生蛋」,而是「科技與狠活」?
別急,這就來拆穿謠言,還要告訴你哪些蛋真的要少碰!
其實所謂「人造蛋」,想做到以假亂真根本沒那麼容易。
天然蛋殼表面有密密麻麻的氣孔,外層還有保護膜擋細菌,要複製這種結構,技術難度高不說,成本更是降不下來。
之前有媒體做過實驗,就算做出粗製濫造的假蛋,不僅內部坑坑洼洼、有刺鼻化學味,成本還是真蛋的4倍,根本沒法正常流通。
至於流傳關於「1小時產6萬個人造蛋」的說法,其實是某高校科學展的學生操作畫面,只模擬了蛋黃和蛋清,連蛋殼都沒做,明顯是移花接木、故意帶節奏,大家真的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