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宴桌上,剛入蒸籠的螃蟹「哐哐」撞著蓋子,沸水里的蝦子蜷成小月牙,你是不是也悄悄犯嘀咕:這麼掙扎,它們是疼壞了吧?
這個問題不光食客纠结,科學家們也吵了好多年。
想弄明白,得先搞懂「痛覺」到底是啥。咱們說的「疼」,不只是手碰熱水會縮的本能反應,還得有「好難受」的感受,甚至能記住「下次別碰」。
可螃蟹的神經系統,像串沒接線的珠子,一節節散著,根本沒有專門管「疼」的高級大腦區域。
挪威科學家研究過,牠們面對刺激的反應,就像老舊收音機的機械卡殼,沒有意識裡的「疼」。
英國科學家做過個逗趣的實驗:往螃蟹身上抹辣乎乎的東西,它立刻用鉗子去擦 —— 這跟你手碰火苗「嗖」地縮回一樣,純粹是本能,不是真覺得疼。
真正的痛覺得記住教訓,可寄居蟹被電擊後,逃出去沒一會兒,又鑽回那隻帶電的殼裡,簡直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的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