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吃蟹不必心虛,那些螃蟹掙扎背後的科學真相

avatar

藍莓卷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卷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中秋宴桌上,剛入蒸籠的螃蟹「哐哐」撞著蓋子,沸水里的蝦子蜷成小月牙,你是不是也悄悄犯嘀咕:這麼掙扎,它們是疼壞了吧?

這個問題不光食客纠结,科學家們也吵了好多年。

想弄明白,得先搞懂「痛覺」到底是啥。咱們說的「疼」,不只是手碰熱水會縮的本能反應,還得有「好難受」的感受,甚至能記住「下次別碰」。

可螃蟹的神經系統,像串沒接線的珠子,一節節散著,根本沒有專門管「疼」的高級大腦區域。

挪威科學家研究過,牠們面對刺激的反應,就像老舊收音機的機械卡殼,沒有意識裡的「疼」。

英國科學家做過個逗趣的實驗:往螃蟹身上抹辣乎乎的東西,它立刻用鉗子去擦 —— 這跟你手碰火苗「嗖」地縮回一樣,純粹是本能,不是真覺得疼。

真正的痛覺得記住教訓,可寄居蟹被電擊後,逃出去沒一會兒,又鑽回那隻帶電的殼裡,簡直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的極致。

中秋宴桌上,剛入蒸籠的螃蟹「哐哐」撞著蓋子,沸水里的蝦子蜷成小月牙,你是不是也悄悄犯嘀咕:這麼掙扎,它們是疼壞了吧?(示意圖來源:jingyan.baidu)

同屬甲殼類的蝦,情況也差不多。

實驗裡,蝦的觸鬚碰到刺激物會反覆蹭,可滴點局部麻醉劑,它就不動了 —— 這不是「不疼了」,而是簡單的神經反應被擋住了。

雖說蝦體內有類似人類的止痛物質受體,但神經太簡單,根本湊不齊「好疼」的完整感受。

英國政府把蝦蟹列為「有感知能力的生物」,可科學界至今沒達成共識。

各國態度也很有意思。

瑞士建議別活煮甲殼類,算體貼;挪威讓先冰鎮再烹飪,其實主要是怕螃蟹亂動,蒸出來缺胳膊少腿影響品相。

澳大利亞專家直接說「沒足夠證據證明它們會疼」—— 這分歧正好說明,科學家還在慢慢研究呢。

對咱食客來說,與其糾結痛不痛,不如琢磨怎麼吃更鮮。

活蒸的螃蟹最香是真的,要是看牠們掙扎心裡不舒服,學老漁民的招:先冰鎮一會兒,或者用竹簽輕輕處理下,讓牠們安靜下來,吃著也踏實。

其實咱對動物的態度特矛盾:拍蚊子時眼都不眨,見著蝦蟹掙扎就心軟。

這份共情挺可貴的,下次蒸螃蟹前,順手冰一下,既符合科學建議,也不辜負中秋的美味。

畢竟,對生命多份體貼,總沒錯呀。


相關推薦

【緊急召回】哈瑞寶可樂軟糖驗出大麻!家長必看:如何識別受污染批次?
avatar
藍莓卷
七年鼻竇炎元凶竟是男友臭屁?醫生拆解「史上最離奇感染」真相!
avatar
藍莓卷
日本米價瘋漲民眾直呼食唔起,誰偷了日本人的大米?
avatar
藍莓卷
解密!「丼」字由中國古字變日本國民美食嘅前世今生
avatar
藍莓卷
「波」變炸彈!9 歲混血犬險釀慘劇 養寵家庭須知 5 大防範要點
avatar
藍莓卷
從教師到「霍亨索倫親王」:德國男子騙倒英王查爾斯?
avatar
藍莓卷
「老煙槍」竟是 4 歲孩童!泰國社會福利漏洞暴露,網民:生而不養天理難容
avatar
藍莓卷
西班牙機場「殭屍軍團」現象:旅遊熱潮下的社會隱憂
avatar
藍莓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