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結果
「航母」
10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將訪問日本,並於28日會見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這也是高市早苗就任後迎來的首項重大外交考驗。白宮方面透露,特朗普和高市早苗將共同搭乘「海軍陸戰隊一號」直升機從東京都內的美軍直升機機場前往駐日美軍橫須賀基地,並登上美國航母「喬治·華盛頓」號。美媒報道指出,外國首腦同行搭乘美國總統專用直升機「海軍陸戰隊一號」實屬罕見,旨在彰顯「日美穩固的同盟關係」。
據「海事先鋒」報道,全美國唯一能製造蒸汽彈射器的「巴布科克-威爾科克斯公司」(Babcock & Wilcox)軍工部門,日前宣佈破產並停止營運,導致美軍現役「尼米茲級」航母的彈射系統後勤維修陷入斷鏈危機。據「海事先鋒」分析,由於美國近 20 年未再採購蒸汽彈射器,加上新一代電磁彈射技術尚未完全成熟,美國海軍如今陷入「舊的造不出、新的還不穩」的尷尬局面。
綜合外媒報道,最近美國又開始挑釁,提出了數億美元的對台軍售。9月25日,中國商務部突然宣佈對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扁平地球管理公司、全球維度公司、薩羅尼克、愛爾康以及國際海洋等實施出口管制。這一手可以說是破鼓東大捶,這幾家公司可以說都是半死不活了。比如說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連年虧損。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是美國最大的軍艦製造商,其旗下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廠,是美國唯一能造航母的造船廠了。如果該廠倒閉,美國的航母就沒有娘家了,修都沒地方修。中國的精準制裁可以說是送這家船廠上路的「神補刀」。
2025年10月14日,美國對中國建造、擁有或營運船舶徵收港口費的政策正式生效。這項被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包裝為「矯正中國不合理貿易行為」的措施,本質上是其面對中國造船業全球主導地位時,試圖以行政手段轉嫁國內產業困境、阻撓中國海軍走向深藍的霸權把戲。然而,從美國軍艦頻現的建造延誤、造船業的持續萎縮,到中國造船產能的230倍優勢與海軍裝備的「下餃子」式迭代,這場以遏制為目的的政策,最終只會暴露美國自身產業體系的頹勢與戰略判斷的失誤。
據央視報導,中國最新的 J-35 航母型戰鬥機正逐漸成為全球最先進的隱形飛機之一,其雷達反射截面被認為小於一隻人手掌,突顯了中國在提升其航母艦隊的下一代隱形戰鬥機方面的努力,是中國在海軍現代化過程中的重要步驟,特別是在航母上部署新型戰機的決心。
9月22日,中國大陸官煤首度公開殲-15T、殲-35與空警-600三型艦載戰機在福建艦航母彈射起飛與攔索降落的影片,引起各方關注。如果說93閱兵直播是給美國特朗普總統等外行人看熱鬧的典禮現場,這段8分多鐘的影片就是給美國「戰爭部」與印太司令部專家們仔細檢視的紀錄片。畫面直擊細節,包括升降機的起降、放飛小組的手勢、空警-600折疊機翼的展開、可推測數量的戰機編號特寫、可推測攔截索效率的降落時海上遠景,甚至還有不同角度的重播。想讓觀眾看清楚的程度,已經到了「貼心」等級。
根據軍事網站《Army Recognition》29日報道,中國已正式動工打造其第四艘航空母艦,同時也是第一艘核動力航艦。這艘排水量高達11萬噸級的「紅色巨獸」,其所有設計指標,都是衝著美軍現役最強的「福特級」(Ford-class)航艦而來,象徵著中國已正式吹響挑戰美國全球海上霸權的號角。
在21世紀的海上力量競逐中,航空母艦依然是大國展現國力與軍事投射能力的象徵。中國「福建號」(003型)與美國「福特號」(CVN-78),正是當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超級航母。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9月22日,海軍有關部門宣布,殲-15T、殲-35和空警-600三型艦載機,已於此前成功完成在福建艦上的首次彈射起飛和著艦訓練。這是我國首次在彈射型航母上,實現多型號先進艦載機的電磁彈射和阻攔著艦,標志著福建艦具備了電磁彈射和回收能力。空警-600固定翼預警機,是航母編隊的「千里眼」和「空中大腦」,極大提高了航母編隊遠程探測預警和指揮引導能力,從而大幅度提升海軍航母編隊遠海攻防作戰能力。
在現代國際政治的角力場中,航空母艦早已超越單純的軍事裝備,它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與全球影響力的象徵。所謂「超級航母」,甲板面積可達四至五英畝,約兩萬平方米,相當於在海洋上建起一座能快速移動的空軍基地。它能搭載多用途戰鬥機、電子戰機、固定翼預警機與反潛直升機,並可在全球任何一處海域,展現武力與兵力投射。
央視「玉淵譚天」9月22日發表帖文,據海軍相關部門透露,殲-15T、殲-35和空警-600三型艦載機已完成在福建艦上首次彈射起飛和著艦訓練。和之前艦載機上艦不同的是,這次「平台」不同——要上的福建艦是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機型不同——這是三款機型在福建艦上首次彈射起飛和著艦訓練。
9月12日,是中國海軍發展歷程上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日子。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首次通過台灣海峽,南下進入南海展開科研實驗與航行測試。對於外界而言,這並非僅僅是一艘巨艦的航行,而是象徵了:中國三十年的航母夢,從「學校」起步,到「過渡」階段,如今邁向真正的「藍水遠洋」能力。這一刻,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戰略格局轉變的標誌。
據微信公眾號「人民海軍」9月12日消息,據海軍新聞發言人冷國偉海軍大校介紹,日前,我國第3艘航空母艦福建艦通過台灣海峽,赴南海相關海域開展科研試驗和訓練任務。這次組織福建艦跨區試驗訓練,是航母建造過程中的正常安排,不針對任何特定目標。此前,上海海事局周一(9月8日)發出通知,宣布周三(10日)對上海長江口深水航道實施交通管制,引發外界猜測福建艦可能再次出港,進行第九次海試。福建艦2022年6月下水,至今已完成八次海試。今年5月進行第八次海試前,上海海事局也曾發出類似通知。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海上自衛隊12日證實,在聯合訓練期間,美國和英國的F-35B戰鬥機在日本「加賀號」準航母上完成降落。
《環球時報》旗下新媒體「樞密院十號」7月22日刊出的文章〈法國航母承认:在南海直面東艦,被40艘中國海軍艦艇「圍觀」!〉揭露,法國「戴高樂號」航母打擊群在今年的印太部署任務期間,曾於南海與中國海軍航母「山東艦」正面遭遇,並被多達40艘中國艦艇「圍觀」監控。
據日本《讀賣新聞》18日報道,中國海軍遼寧艦、山東艦航母編隊6月赴西太平洋等海域開展訓練,多名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日本政府分析認為,中國雙航母編隊進行的是迎擊美國航母的實戰對抗演習,扮演美國航母角色的遼寧艦在演習中模仿美航母行動方式,山東艦進行「迎擊」。
根據軍聞網站「戰區」(The War Zone)引述親俄媒體報道,俄羅斯唯一的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現代化升級工程已延宕數年,近期又被曝工程意外、工作停擺、船員解散轉用等,使其重返大海計畫備受質疑。近日俄國海軍高層表態,支持停止該艦現代化工程並將其退役,最終可能難逃廢鐵拆解的命運。
美國海軍學會網站7月7日報道稱,由於「約翰·F·肯尼迪」號航母交付延遲,美國海軍的現役航母數量將在未來一年左右的時間里縮減至10艘。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航母編隊訪問香港,由於參觀名額有限,在門票分派上應更加注重公平,讓更多普通市民有機會參與。不應只是以特定階層、人士或議員為主體,給人「私下分派」的感覺。上述這些人群,平時已有更多機會接觸解放軍先進裝備,而普通市民尤其是基層民眾和青少年,更需要這樣的機會來感受國家力量。此次訪問雖已線上發放1萬張參觀票且瞬間約滿,但仍可進一步優化分配方式,如拿出不少於兩千張門票以公開實名抽簽形式分派,最大化接觸廣大市民,讓市民有更多的參與,感受到公平公正,從而更有效地宣傳愛國意識。
7月3日上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航母編隊抵達香港海域。7月3日至7日,由航空母艦山東艦,導彈驅逐艦延安艦、湛江艦,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海軍艦艇編隊訪問香港,並組織系列開放參觀和文化交流活動,讓香港同胞更加直觀、深入地瞭解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