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媒報道,最近美國又開始挑釁,提出了數億美元的對台軍售。9月25日,中國商務部突然宣佈對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扁平地球管理公司、全球維度公司、薩羅尼克、愛爾康以及國際海洋等實施出口管制。這一手可以說是破鼓東大捶,這幾家公司可以說都是半死不活了。比如說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連年虧損。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是美國最大的軍艦製造商,其旗下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廠,是美國唯一能造航母的造船廠了。如果該廠倒閉,美國的航母就沒有娘家了,修都沒地方修。中國的精準制裁可以說是送這家船廠上路的「神補刀」。
去年10月3日,美海軍部長卡洛斯·德爾托在國會參了紐波特紐斯一本,為啥呢?因為他發現剛剛做完大保健的華盛頓號航母,以及新交付的兩艘核潛艇,焊接有嚴重缺陷。華盛頓號航母,1992年服役至今已經33年了。2017年它駛入紐波特紐斯進行大保健,可這大保健做起來沒完沒了,一做就是六年。六年時間中國兩艘新航母都造出來了。
六年時間可能還算是快的。美國的一艘洛杉磯級核潛艇「博伊西」號(SSN-764)2015年就開始在紐波特紐斯廠門口排隊等著大保健,結果一排隊就是十年。直到2024年這艘核潛艇才掛上了號,劃價交費簽合同,說是五年才能修好,也就是2029年9月才能出院。從排隊到出院竟然要15年時間,核潛艇的壽命才多少啊。航母焊接有問題或許還可以忍,核潛艇焊接有問題這個斷不能忍。
核潛艇潛在水下每下降10米壓強就增加一個大氣壓。焊接工藝不合格,潛艇強度不夠那可是要出大事的,多少人葬身魚腹不說,還可能導致嚴重的核事故。事件一曝光,美國的潛艇兵都要造反了,一查之下結果發現了23艘軍艦都有焊接缺陷。明明有缺陷,怎麼通過出廠驗收的呢?一名檢查員說:其實焊接檢查報告從2009年就開始造假了……
美國司法部、國會都介入了調查。但調查有什麼用,再調查也調查不出更多的高水平工程師以及高素質的船廠工人。而且這是唯一能造航母的船廠,你罰他也沒用。福特號航母的問題大概也是如此。福特號航母號稱世界上第一艘具有電磁彈射功能的航母,然而卻彈不了F35。為什麼呢?應該也是各項數據造假摻水造成的。
福特號航母對外吹可以彈射45噸戰機,實際上只能彈30噸。彈力不夠,動力來湊。電磁彈射彈不了那麼多,飛機自身動力要是足也可以彌補。所以福特號航母2013年下水至今無法形成戰鬥力。
更抽象的是葛底斯堡號。美國政府也認識到自己的造船能力嚴重下降,所以有了新思路。既然新船質量不可靠,咱們乾脆改造舊軍艦。2017年美國海軍決定升級7艘即將退役的巡洋艦,其中就包括葛底斯堡號巡洋艦。結果花了40億美元改造之後,發現問題多如牛毛,還錯誤擊落了自己的F18。葛底斯堡號原計劃2026年退役,改造之後,美國海軍還是讓它在2026年退役。花在這艘船上的6億多美元,等於徹底打了水漂了。
美國造船業的供應鏈已經支離破碎了,很多環節不得不依賴中國,比如2019年,英格爾斯造船廠曾從青島北海船舶重工進口了一個起重70000噸的浮船塢。去年美國的維尼公司有一份報告,說美國國防部使用的20000多種零件受到中方出口禁令的影響,涉及美國軍方所有部門的1000款武器系統。
其中提到這些武器系統包括美國海軍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美國級兩棲攻擊艦、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和核導彈計劃。波音公司的F35也遇到了大麻煩。此外,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在數據鏈、電子元器件、通用產品、推進器、尋的器、軟件、結構件、測試服務、雷管和引信等領域,對中國企業有不同程度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