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紐約時報》6月10日報道,中國幾乎壟斷了稀土「釤」的全球供應,如果沒有這些「釤磁鐵」,美國及其歐洲盟友,對製造飛彈及戰鬥機恐將出現斷料問題。
4月初,中國管制了7種稀土出口,包括鏑、釓、鑥、釤、鈧、鋱、釔等,當中有一種稀土最「鮮為人知」,卻在西方軍事供應鏈中卻佔有重要地位。
據報道,中國對於部分稀土出口進行開放,包括鏑和铽兩種稀土元素的磁鐵許可證。含有這兩種稀土元素的磁鐵,主要用於煞車和轉向系統,可以承受附近汽油引擎的熱量,但無法可靠地承受軍事應用中遇到的更高熱量。
據《紐約時報》6月10日報道,中國幾乎壟斷了稀土「釤」的全球供應,如果沒有這些「釤磁鐵」,美國及其歐洲盟友,對製造飛彈及戰鬥機恐將出現斷料問題。
4月初,中國管制了7種稀土出口,包括鏑、釓、鑥、釤、鈧、鋱、釔等,當中有一種稀土最「鮮為人知」,卻在西方軍事供應鏈中卻佔有重要地位。
據報道,中國對於部分稀土出口進行開放,包括鏑和铽兩種稀土元素的磁鐵許可證。含有這兩種稀土元素的磁鐵,主要用於煞車和轉向系統,可以承受附近汽油引擎的熱量,但無法可靠地承受軍事應用中遇到的更高熱量。
由於「釤磁鐵」可以承受足以熔化鉛的高溫而不會失去磁力,對於在飛彈鼻錐等狹窄空間內承受快速運轉的電動馬達產生的熱量至關重要。但十多年來,美國一直未能開發出可以取代中國供應的「釤」原料。
據報道,美國「釤」的主要用戶是航空航天和軍事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其生產的每架F-35戰鬥機需要23公斤的釤磁鐵。
專家指出,從1970年代開始,西方國家的軍隊一直依賴法國拉羅謝爾的一家化工廠從澳洲開採的礦石中提煉釤,但該工廠於1994年關閉,部分原因是出於對污染的擔憂,以及無法抵擋中國廉價釤生產商的競爭。
美國也有一座、也是唯一,位於加州芒廷帕斯稀土礦場,但該礦於1998年因管道洩漏而暫停營運。美國政府曾斥資10億美元(約新台幣289.9億元)修復、擴建,並重新開放位。
《紐約時報》稱,拜登政府官員非常擔心美國軍方缺乏國內釤供應,因此簽發了建造兩座釤生產設施的大合約,但最後因為商業上的考量,但最終都未能建成,導致現在美國完全依賴中國。
丹佛大都會州立大學冶金學家 Stanley Trout 表示,在中國限制的七種稀土金屬中,有六種的需求主要是民用。特勞特自 1970 年代以來一直專門研究釤磁鐵。但釤不同,「幾乎只用於軍事用途」。
中美官員在週一於倫敦開啟為期兩天的交易談判,恢復稀土供應是美國政府的優先事項,但外界普遍預期,中國不會完全取消新實施的出口許可制度。
相關推薦
據日媒透露,日方將在與美關稅談判中提出針對中國的一攬子合作方案,重點聚焦因中美緊張局勢而中斷的中國稀土和美國液化天然氣供應鏈,日方希望以此為重點與美國展開合作。報道認為,在美國政府將中國視為關稅戰“最大目標”的背景下,日方推出這種具有“針對性的方案”試圖爭取美方在關稅問題上的讓步。
據路透社6月16 日報道指出,七大工業國集團 (G7) 領袖在最新聲明草案中初步達成共識,將攜手建立應對關鍵礦物供應鏈風險的戰略機制,「以確保成員國經濟與國安利益不受中國干擾」。不過該草案尚未獲得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批准,仍有調整空間。
《紐約時報》當地時間6月30日,刊發一篇長篇報道文章,題為「未來能源競賽拉開帷幕,中國遙遙領先」。當美國總統特朗普於今年4月對華濫施畸高關稅之時,在稀土領域佔據主導地位的中國立即發起反制,出台出口管制措施,而這些稀土磁鐵是用於電動汽車或風力渦輪機的重要組成部分。此舉表明,世界可能面臨著這樣一個抉擇:要麼購買中國的綠色能源技術,要麼沒得用。
據《日經亞洲》近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啓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此舉有望「解決稀土問題」。
中美貿易戰走到了新的階段。這一次,中國不再是被動挨打的一方,而是從「資源」與「航運節點」兩個戰略要害,向美國發出精準反擊;而特朗普則搬出波音這張牌,企圖以零組件斷供來施壓。故此可預見這一回合的中美攻防,牽動的就不只是關稅與貿易額的對決,而是全球供應鏈的主導權之爭,同時也很遺憾地揭開了未來沒有贏家的結構性重組的序幕。
美國總統特朗普今日(28 日)繼續訪問日本。他昨日(27 日)跟天皇德仁會面後,今早亦跟新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舉行兩國峰會,雙方之後簽署兩份新協議,涉及關鍵礦產及稀土供應,另一份則指會推動兩國進一步合作,促進經濟和加大投資,形容美日同盟朝向「新黃金時代」。
當地時間3月28日中午,緬甸中部發生了里氏8.2級強烈地震,震中位於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附近的實皆省。
緬甸軍政府領袖敏昂萊28日透過國家電視台宣布,此次強震造成嚴重傷亡,首都奈比多、最大城仰光和第二大城瓦城陸續傳出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