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26日)下午,香港大埔宏福苑突發五級火警,這場火勢迅猛的災難牽動全港人心。截至週五(28日)下午3時,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在傳媒簡報會上證實,火災已造成128人死亡,其中包括1名殉職消防員,這一數字讓原本沉重的災情更添悲痛。
據鄧炳強介紹,128名死者中,有108人在火災現場被證實身亡,4人送院後不治,另有16具燒焦屍體仍滯留於涉事樓宇內,等待後續清理。目前,現場滅火行動已大致完成,為確保無任何人員被困,相關部門計劃對所有單位實施爆破,徹底排除安全隱患。
週三(26日)下午,香港大埔宏福苑突發五級火警,這場火勢迅猛的災難牽動全港人心。截至週五(28日)下午3時,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在傳媒簡報會上證實,火災已造成128人死亡,其中包括1名殉職消防員,這一數字讓原本沉重的災情更添悲痛。
據鄧炳強介紹,128名死者中,有108人在火災現場被證實身亡,4人送院後不治,另有16具燒焦屍體仍滯留於涉事樓宇內,等待後續清理。目前,現場滅火行動已大致完成,為確保無任何人員被困,相關部門計劃對所有單位實施爆破,徹底排除安全隱患。
火災背後的安全隱患逐漸浮現。消防處在事後簡報中透露,已於昨日派出防火組專責隊伍,對宏福苑八座大廈的消防系統進行全面檢查,結果發現火警鐘無法有效操作,這一關鍵安全設備的失效或對災情發展產生嚴重影響。消防處明確表示,將就此情況採取嚴厲的執法行動,徹查責任。
在廣福社區會堂,認屍現場的氣氛格外蕭瑟。儘管最新傷亡數字已更新至128人,但早在今日(28日)上午9時許,已有約30至40名失聯者家屬在會堂外排隊守候,等待認屍程序開始。這些家屬神情哀傷,眼眶泛紅,彼此間鮮有交談,只有無聲的淚水訴說著失去親人的痛苦。不少義務社工自發性趕赴現場,為情緒崩潰的家屬提供心理輔導,給予溫暖與支持。
災難中,動物的命運同樣引人牽引。愛護動物協會最新通報顯示,截至28日早上,受火災影響的動物共243隻。目前已有92隻動物從火場中被救出,其中包含生還與死亡的個體。愛協團隊仍在現場緊張進行分流工作,並聯合其他公益團體及義工,全力救治受傷動物,同時為倖存動物尋找合適的臨時安置場所及領養家庭。
從火勢蔓延到救援攻堅,從傷亡統計到善後安置,這場五級火警的每一個進展都讓民眾揪心。目前,各項後續工作仍在緊張推進中,全港各界也紛紛伸出援手,與受災民眾共渡難關。
相關推薦
港府自2022年4月起禁止另類吸煙產品(另類煙)的入口及銷售,禁令實行三年,街頭使用者仍隨處可見,措施對減少吸煙人口的成效非常有限。最近更有大學調查指出,青少年接觸另類煙的比率仍然高企。反觀內地2022年5月起,採取發牌制度監管生產及銷售後,中學生電子煙使用率顯著下降。
但願有一天,香港能重新找回那份人情味,讓市民在生命的終點,至少能夠安然告別。
宏福苑大火後,廉署拘捕工程顧問兩董事展開貪腐調查。前保安揭消防系統存問題,26歲Kathy帶動萬人捐物資,現場物資過剩急呼暫停捐贈。
香港社會福利署每年數百億港元的預算分配,確實存在向大型機構傾斜的結構性現象。根據2023/24年度數據,政府向社福機構的整筆撥款總額達241億港元,而東華三院、保良局等大型機構不僅獲得可觀撥款,更積累了巨額儲備,其中整筆撥款儲備均達3.3億港元,總儲備更超過4億港元。這種資源集中化趨勢,使中小型慈善機構在服務供給和可持續發展方面面臨嚴峻挑戰。
香港正站在一個深刻的結構性轉型的十字路口。面對日益嚴峻的財政赤字與社福資源分配不均的雙重挑戰,筆者建議必須以創新思維打破傳統桎梏,開創全新的治理模式。當前香港社福體系呈現出一種令人憂心的悖論:一方面,東華三院、保良局等大型機構坐擁超過4億港元的巨額儲備;另一方面,眾多中小型社福機構和基層民眾卻在資源匱乏中艱難求存。這種「上層充裕、基層緊縮」的局面,折射出香港資源分配機制的深層次問題。
大埔宏福苑26日發生五級火警致75死,包括消防員何偉豪。現火勢受控,政府派每戶萬元應急金並設3億基金,多項公眾活動取消哀悼。
超強颱風樺加沙、香港天文台、三號強風信號、八號烈風信號、風暴潮、水位紀錄、防風膠紙、馬會、六合彩攪珠、交通影響、市民儲糧、教育局安排、康文署巡查
2025 年首 8 月香港接 2.8 萬宗騙案,內地生電話騙案 86 宗涉 7500 萬,25 歲學生損 1097 萬。外賣釣魚、刷單成新招,警方聯手平台阻截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