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結果
「保良局」
雙軌賦能:ESG與金融改革重塑香港社福新生態
香港正站在一個深刻的結構性轉型的十字路口。面對日益嚴峻的財政赤字與社福資源分配不均的雙重挑戰,筆者建議必須以創新思維打破傳統桎梏,開創全新的治理模式。當前香港社福體系呈現出一種令人憂心的悖論:一方面,東華三院、保良局等大型機構坐擁超過4億港元的巨額儲備;另一方面,眾多中小型社福機構和基層民眾卻在資源匱乏中艱難求存。這種「上層充裕、基層緊縮」的局面,折射出香港資源分配機制的深層次問題。
賦能社福新動能:推動上市公司ESG資源對接中小型慈善機構的政策建議
香港社會福利署每年數百億港元的預算分配,確實存在向大型機構傾斜的結構性現象。根據2023/24年度數據,政府向社福機構的整筆撥款總額達241億港元,而東華三院、保良局等大型機構不僅獲得可觀撥款,更積累了巨額儲備,其中整筆撥款儲備均達3.3億港元,總儲備更超過4億港元。這種資源集中化趨勢,使中小型慈善機構在服務供給和可持續發展方面面臨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