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大腦「超級升級」的秘密:原來不是爲了找吃的?

avatar

藍莓卷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卷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說到人類最獨特之處,大腦無疑位居首位。

同為動物,為何我們的大腦相對身體比例如此之大,還能構思各類複雜設想、創造人類文明?

難道從一開始,我們的祖先就特意「強化」了大腦這項能力?

事實上,不僅是人類,整個靈長類家族的大腦比例都不算小,人類只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極致優化」。

此前科學家普遍認為,靈長類大腦的發達,與偏好食用水果密切相關。

要知道,水果的生長頗具「隨機性」—— 不同種類的水果成熟期各異,生長位置也分散在棲息地各處,若想每日獲取,就必須記住水果的生長地點與成熟時間,這無疑推動着大腦向更聰明的方向進化。

更為巧妙的是,大腦雖耗費大量能量,水果恰好是高能量食物,能彌補這一「能量缺口」。

如此一來,食用水果需要更聰明的大腦,而大腦又依賴水果供能,形成了完美的「正反饋循環」。

至於其他動物,即便同樣面臨食物來源不穩定的問題,但其食物能量不足,難以支撐更大的大腦運轉,自然無法走上這條進化之路。

同為動物,為何我們的大腦相對身體比例如此之大,還能構思各類複雜設想、創造人類文明?(示意圖來源:pixabay)

不過,近期一項研究卻對這一主流觀點提出了質疑。

這項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學報 B》的研究,首次通過實驗驗證「大腦大小與覓食效率」的關係,結果頗為出人意料。

研究團隊選定巴拿馬半島作為研究地點,當地每年有三個月時間,各類水果數量會驟減,僅剩幾種水果成熟,其中最受青睞的是巴拿馬香豆(Dipteryx oleifera)。

這種樹最高可達 40-50 米,開着鮮明的紫色花朵,研究人員趁其開花期間,通過無人機記錄下所有果樹的分布位置。

隨後,40 餘隻「實驗對象」正式參與研究 —— 包括兩種腦容量較大的靈長類動物(蜘蛛猴、白臉卷尾猴),以及兩種腦容量較小的浣熊近親(白鼻浣熊、蜜熊)。

研究人員為它們佩戴數據採集項圈,記錄其睡眠狀況與行動軌跡,並計算出「覓食效率」:即每隻動物每天在 Dipteryx oleifera 樹上活動的時間,與當天行進距離的比值。

按理說,腦容量較大的靈長類憑藉智力優勢,覓食效率應當更高。

但數據結果顯示,猴子的行動路線效率與浣熊近親相差無幾;即便經過一夜飢餓,在清晨頭 2-4 小時急切覓食的階段,猴子的覓食效率依舊沒有超過後者。

對此,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靈長類最初進化出較大大腦,並非簡單為了尋找食物!

既然如此,大腦體積增大究竟是何原因?

研究團隊提出了幾點猜測。首先可能與工具使用有關 —— 使用工具不僅需要智力支撐,還能幫助動物從環境中獲取更多營養,比如在這四個物種裡,只有白臉卷尾猴會使用工具,其相對腦容量也是最大的。

其次是群居生活的影響,群體生活模式極為複雜,需要強大的大腦處理各類社交關係,許多群居動物的確也進化出了更大的大腦。

至於記憶因素,雖然大腦較大的物種可能擁有更出色的情景記憶,但這次研究並不支持「記憶助力覓食推動大腦進化」的說法。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不論靈長類最初因何進化出較大大腦,為何只有人類變得如此聰明?

目前多數觀點認為,關鍵在於約 7 萬年前的幾次關鍵基因突變 —— 這讓人類擁有了複雜的象徵性行為能力,其中就包括語言能力的突飛猛進。

起初,環境因素為靈長類大腦進化提供了外部壓力,而後群居生活與工具使用進一步推動人類祖先的大腦發展,再加上基因突變的影響,智人最終從眾多人屬物種中脫穎而出。

事實上,我們的腦容量並不比部分已滅絕的近親更大,但經過「優化」的大腦,能幫助人類組織起更龐大的社會群體,憑藉群體優勢,人類才成為最終的「幸存者」。

總而言之,人類大腦的進化猶如一段充滿未知的「升級旅程」,無法用單一原因解釋。而正是這份複雜性,造就了獨一無二的人類。

立即關注

藍莓日報 Whatsapp,即時關注全球大小事!

免費加入
分享:
已複製

相關推薦

全球獨一份的「瓜達陰性」血型!連親爸媽都無法匹配
avatar
藍莓卷
3000 萬分之一的「橘色龍蝦」?美國超市裡這隻龍蝦差點成盤中餐!
avatar
藍莓卷
【緊急召回】哈瑞寶可樂軟糖驗出大麻!家長必看:如何識別受污染批次?
avatar
藍莓卷
七年鼻竇炎元凶竟是男友臭屁?醫生拆解「史上最離奇感染」真相!
avatar
藍莓卷
日本米價瘋漲民眾直呼食唔起,誰偷了日本人的大米?
avatar
藍莓卷
解密!「丼」字由中國古字變日本國民美食嘅前世今生
avatar
藍莓卷
「波」變炸彈!9 歲混血犬險釀慘劇 養寵家庭須知 5 大防範要點
avatar
藍莓卷
從教師到「霍亨索倫親王」:德國男子騙倒英王查爾斯?
avatar
藍莓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