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美國超市,有時推購物車像闖迷宮,不是貨架太擠,而是前方行人的身形幾乎佔滿整條過道。
再看中國內地地鐵口,炸串攤主舀起熱油時油光映人影,自己卻瘦得腰線比紙還薄。
同樣是一日三餐,為何會有這麼戲劇性的反差?其實答案就藏在餐桌的細節裏。
美國人的「健康餐」簡直是滿滿的套路。
牛奶、沙拉、雞胸肉看起來全是減肥標配,可一勺沙拉醬就能翻車——兩大勺下去,熱量直接衝破500大卡,堪比半碗米飯。
所謂的「零脂肪」優格,添加糖比可樂還多;就連標榜「全麥」的麵包,配料表裏也藏着高果糖玉米糖漿。
可怕的是,美國政府對玉米產業的補貼,讓這種糖漿廉價如自來水,70%的包裝食品都有它的身影,想躲都躲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