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吃三餐,為何美國人「沙拉續命」仍發胖,中國人「油膩飲食」卻不胖?

avatar

藍莓卷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卷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走在美國超市,有時推購物車像闖迷宮,不是貨架太擠,而是前方行人的身形幾乎佔滿整條過道。

再看中國內地地鐵口,炸串攤主舀起熱油時油光映人影,自己卻瘦得腰線比紙還薄。

同樣是一日三餐,為何會有這麼戲劇性的反差?其實答案就藏在餐桌的細節裏。

美國人的「健康餐」簡直是滿滿的套路。

牛奶、沙拉、雞胸肉看起來全是減肥標配,可一勺沙拉醬就能翻車——兩大勺下去,熱量直接衝破500大卡,堪比半碗米飯。

所謂的「零脂肪」優格,添加糖比可樂還多;就連標榜「全麥」的麵包,配料表裏也藏着高果糖玉米糖漿。

可怕的是,美國政府對玉米產業的補貼,讓這種糖漿廉價如自來水,70%的包裝食品都有它的身影,想躲都躲不開。

牛奶、沙拉、雞胸肉看起來全是減肥標配,可一勺沙拉醬就能翻車——兩大勺下去,熱量直接衝破500大卡,堪比半碗米飯。(示意圖來源:pixabay)

更離譜的是美國的食材價格:一磅(約0.45公斤)雞胸肉只要2美元,一大桶牛奶3美元就能拿下,而一小盒有機菠菜卻要6美元。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當然是買肉更划算。

於是炸雞、牛肉餅成了日常,不僅蛋白質超標,纖維素還嚴重缺乏。

更何況這些牲畜都是用高熱量玉米飼料催肥的,4個月就能出欄,吃進肚子裏無疑是在給脂肪「添磚加瓦」。

反觀中國,雖然人均年食用油攝入量高達26公斤,比美國人還多,但卻有三重「天然控熱神器」。

首先,炒菜的油大部分會留在盤底,真正吃進嘴的並不多。

其次,餐桌向來講究「葷素搭配」,滿盤的白菜、油麥菜吃幾口就有飽腹感,根本沒機會吃過多肉類。

最後,主食份量固定,盛好的米飯麵條不會再加,不像美式超大份薯條,容易不知不覺吃空盤。

飲食偏好的差異更是關鍵。

美國人對糖的癡迷,堪比四川人愛辣椒,早餐甜甜圈、午餐果醬三明治,就連牛排醬都帶着甜味。

糖和油的組合會刺激大腦的獎賞中樞,讓人越吃越上癮。而中國人偏愛的鹹味,並不會引發這種暴飲暴食,對熱量的影響相對可控。

其實中美身形的差異,從來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而是政策、產業和習慣共同作用的結果。

與其羨慕別人的苗條,不如記住老祖宗的六字訣:「多走路,少貪糖」。

那些看似難以理解的體型差,不過是工業化時代留下的獨特印記罷了。

立即關注

藍莓日報 Whatsapp,即時關注全球大小事!

免費加入
分享:
已複製

相關推薦

特朗普「點單」成功,蔗糖版可口可樂重現美國超市貨架
avatar
藍莓卷
【緊急召回】哈瑞寶可樂軟糖驗出大麻!家長必看:如何識別受污染批次?
avatar
藍莓卷
七年鼻竇炎元凶竟是男友臭屁?醫生拆解「史上最離奇感染」真相!
avatar
藍莓卷
日本米價瘋漲民眾直呼食唔起,誰偷了日本人的大米?
avatar
藍莓卷
解密!「丼」字由中國古字變日本國民美食嘅前世今生
avatar
藍莓卷
「波」變炸彈!9 歲混血犬險釀慘劇 養寵家庭須知 5 大防範要點
avatar
藍莓卷
從教師到「霍亨索倫親王」:德國男子騙倒英王查爾斯?
avatar
藍莓卷
「老煙槍」竟是 4 歲孩童!泰國社會福利漏洞暴露,網民:生而不養天理難容
avatar
藍莓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