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竟能掌控巧克力風味?科學家如何破解這奧祕?

avatar

藍莓卷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卷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說到巧克力,不少人腦海裡會浮現絲滑的質感與濃郁的香氣,但你知道嗎?

這美味的關鍵,竟藏在可可豆的發酵過程裡,而最近科學家還靠著微生物,讓巧克力變得更美味了!

先簡單聊聊巧克力的製作。

採摘下來的可可果,會先打開取出裡面的可可豆,接著這些可可豆就要進入關鍵的發酵環節,發酵後經過乾燥、烘焙、研磨等步驟,才能最終變成我們吃到的巧克力。

過去,可可豆的發酵全靠農園裡的自然微生物,就像「開盲盒」,有時做出的巧克力滿是烘焙堅果、成熟漿果般的豐富風味,有時卻苦味重、風味單調,品質特別不穩定。

過去,可可豆的發酵全靠農園裡的自然微生物,就像「開盲盒」,有時做出的巧克力滿是烘焙堅果、成熟漿果般的豐富風味,有時卻苦味重、風味單調,品質特別不穩定。(示意圖來源:pixabay)

為了破解這個「發酵黑箱」,英國諾丁漢大學帶頭的國際研究團隊,專門跑到哥倫比亞的三大可可產區 —— 聖坦德爾、威拉和安提奧基亞農園展開調查。

這一查可不得了,他們發現發酵時的 pH 值變化、溫度波動,還有微生物群集(microbiota)的構成,直接決定了巧克力最後的味道。

而且同一品種的可可豆,在不同產區風味差很大。

聖坦德爾和威拉的巧克力,滿是烘焙堅果、成熟漿果與咖啡般的複雜風味。

安提奧基亞的卻風味簡單、苦味較強。

原來這不是可可豆本身的基因問題,而是發酵過程不一樣!

更重要的是,透過宏基因組分析,團隊找到了「風味關鍵者」——Torulaspora 屬Saccharomyces 屬的酵母菌,它們對高品質巧克力細緻風味的形成至關重要。

於是科學家們「量身打造」了一套「合成微生物群集(SYNCOM)」,裡面包含 5 種細菌和 4 種真菌,用它來當發酵的起始培養物。

結果超驚喜!這個微生物組合不僅完美還原了自然發酵的 pH 變化與微生物活動,做出的可可膏風味,一點也不遜於高級天然巧克力。

論文共同作者、植物遺傳學家 David Gopar Chamorro 表示,希望這項技術日後能為消費者帶來更多新奇美味,最終目標是讓巧克力品質更上一層樓。

或許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吃到根據自己喜好,靠科學調配微生物做出的「客製化巧克力」,想想都覺得期待! 


相關推薦

日本方形西瓜 1 萬日元!中看不中吃背後嘅秘密:設計、文化同商機大拆解
avatar
藍莓卷
【全面評測】Switch 2 深度評測!性能勁過 PS4 但玩兩粒鐘就要叉電?
avatar
藍莓卷
iPhone 17 傳聞大拆解!蘋果又要顛覆手機界?果粉準備破財啦!
avatar
藍莓卷
九牙 Labubu 跨界當「門神」!香港潮玩與媽祖文化碰撞成網絡熱話
avatar
藍莓卷
泡泡瑪特「黃金時代」!全球唯一薄荷色 LABUBU以 108 萬天價成交!
avatar
藍莓卷
六日五夜遊重慶,世紀遊輪逛巴蜀
avatar
王善勇
深圳「馬爾代夫」玻璃海 暑期將上新玻璃船專案
avatar
藍莓深圳
中國首張「樹密度地圖」發布:全國約1426億棵樹人均百棵
avatar
藍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