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鯨為何一進水族館就「自殘」,不到一周就瘋狂撞牆?

avatar

藍莓卷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卷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全球野生大白鯊只剩約3500隻,人類屢次想把這位「海洋頂流」請進水族館,可最長飼養紀錄也才198天,難道「包吃包住」的日子它還不滿意?

其實,這背後全是大白鯊「刻在DNA里」的生存習性在「唱反調」。

首先,大白鯊是「軟骨魚綱」成員,和黃花魚這類硬骨魚差得遠。

它靠體內高濃度的尿素(Urea)和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 TMAO)維持滲透壓平衡,就像揣著個精緻的「體內調節儀」。

水族館的人造海水就算再像,水質波動、空間擠壓都會打亂這套系統,最後讓它代謝崩潰、血液指標失控。

不到一周就瘋狂撞牆!大白鯨為何一進水族館就「自殘」?(示意圖來源:pixabay)

更別說大白鯊是「天生跑步機選手」,它得靠不停向前游,讓水流經鰓部呼吸,這叫「喉口式呼吸」(Ram Ventilation),停下來就會窒息。

野外它一次遷徙能跑幾千公里,水族館的池子頂多百來米長,連「轉身練習」都不夠,時間一長就會缺氧、肌肉萎縮.

日本鳥羽水族館曾養過一條,不到一周就瘋狂撞玻璃,最後只能放歸。

飲食上也有大問題。野外大白鯊愛吃海獅、金槍魚這類高脂肪活食,不僅補充能量,還能享受「追捕樂趣」。

水族館只能喂凍魚加維生素,少了「獵物運動激勵」(Prey Movement Stimulation),大白鯊常鬧脾氣不吃東西,最後營養不良。

還有「精神壓力」難解。它在野外是「深海孤狼」,習慣安靜黑暗。

可水族館裡遊客吵鬧、燈光刺眼、機器轟鳴,這些刺激讓它皮质醇(Cortisol)居高不下,免疫力下降,小感染都可能致命。

美國蒙特雷灣水族館試過用圓形水池模擬海洋,雖養活幼鯊198天,放歸後它還是無法適應野外環境。

看來,大白鯊的「心」永遠屬於浩瀚海洋,我們或許能複製海水、食物,卻複製不了它賴以生存的自然法則。


相關推薦

【緊急召回】哈瑞寶可樂軟糖驗出大麻!家長必看:如何識別受污染批次?
avatar
藍莓卷
七年鼻竇炎元凶竟是男友臭屁?醫生拆解「史上最離奇感染」真相!
avatar
藍莓卷
日本米價瘋漲民眾直呼食唔起,誰偷了日本人的大米?
avatar
藍莓卷
解密!「丼」字由中國古字變日本國民美食嘅前世今生
avatar
藍莓卷
「波」變炸彈!9 歲混血犬險釀慘劇 養寵家庭須知 5 大防範要點
avatar
藍莓卷
從教師到「霍亨索倫親王」:德國男子騙倒英王查爾斯?
avatar
藍莓卷
「老煙槍」竟是 4 歲孩童!泰國社會福利漏洞暴露,網民:生而不養天理難容
avatar
藍莓卷
西班牙機場「殭屍軍團」現象:旅遊熱潮下的社會隱憂
avatar
藍莓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