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7日,馮德萊恩在社交媒體X平台上表示,她當天將在布魯塞爾歡迎澤連斯基,共同參加「志願者聯盟」(Coalition of Willing)會議,並且應澤連斯基的邀請,她將於次日在白宮與特朗普和其他歐洲領導人舉行會晤。
德國聯邦政府發言人斯特凡·科內柳斯在聲明中表示,總理默茨將於18日前往華盛頓參加澤連斯基和特朗普的會談。發言人稱,此訪將是美俄元首峰會後的一次「信息溝通」。「默茨總理將與各國元首和政府首腦討論和平努力的現狀,並強調德國對烏克蘭迅速達成和平協議的興趣。」聲明說,「會談將討論安全保障、領土問題以及繼續支持烏克蘭抵御俄羅斯等問題,也包括維持制裁壓力。」
馬克龍辦公室在一份聲明中說,歐洲領導人將尋求「協調美歐,以實現公正持久的和平,維護烏克蘭的切身利益和歐洲的安全」。
隨後唐寧街發表聲明確認了斯塔默將出席會晤一事。聲明稱,在白宮即將舉行的會議上,斯塔默將與其他歐洲夥伴一起,準備支持下一階段的進一步談判,並重申他將一直支持烏克蘭。「無論誰和澤連斯基進入白宮,都將吃力不討好」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7日分析指出,歐洲如今再次急於影響特朗普。「球再次回到了歐洲手里,歐洲正急於在趕往美國開會前拿出一個統一方案。」CNN稱,昨天特朗普突然推翻了不到一周前達成的原則,這讓歐洲人感到震驚,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烏克蘭必須先停火,才能進行和解談判。
特朗普當時在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台專訪時稱,他同普京的關系一直很好,並給兩人會晤「打滿分」,而且停火取決於烏克蘭。「我們非常接近達成協議,但烏克蘭必須同意,澤連斯基總統必須同意。」特朗普說,歐洲國家也要「參與一些」。
CNN稱,歐洲人認為最好不要在公開場合反駁特朗普,而是試圖強調積極的一面,比如特朗普提到的對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
盡管特朗普一度表示,俄羅斯若不同意停火將會面臨「嚴重後果」,還曾威脅稱將對俄羅斯石油買家實施次級制裁,但實際上普京在阿拉斯加寸步不讓,而特朗普也沒有向對方施壓,暫緩了對俄羅斯石油買家實施進一步制裁的行動。
半島電視台引述歐洲戰略事務專家尼古拉·波津(Nikolai Pozin)的話稱,特朗普給俄羅斯劃定的最後期限已過,但衝突沒有停下,相反俄羅斯正在推進夏季攻勢,戰況愈演愈烈。與此同時,普京非但沒有面臨制裁,反而獲得了一次峰會,因此無論峰會結果如何,這對普京來說都是一次重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