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普京-特朗普會談:由幾篇報導看不同的渴望與意圖

avatar

鄭國鈞

專欄作家/評論員
教育界
作者:

鄭國鈞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將會於16日(香港時間)舉行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的首次會晤。三個新聞機構英國 BBC,俄羅斯塔斯社,日本 NHK 如何報導這次會面呢? 然而,BBC、NHK 與塔斯社對普京與特朗普在阿拉斯加的會談提供了截然不同的報導,不但反映出各自媒體在立場、重點與敘事方式上的分歧。就讓我們一起由幾篇報導看看各國背後不同的渴望與意圖。

1. BBC:西方視角與敘事框架

BBC的報導聚焦於普京與特朗普的意圖,特別是普京如何利用這次會談重建國際地位,以及特朗普如何試圖以「和平締造者」的形象獲得國內外認可。文章強調美俄會談可能對烏克蘭造成的負面影響,例如特朗普可能支持俄羅斯的領土要求,從而削弱對烏克蘭的支援。BBC的語調帶有對特朗普行為的懷疑,並質疑他是否能在此次會談中實現和平。 

2. 塔斯社:俄羅斯視角與烏克蘭邊緣化

塔斯社的報導則明顯傾向俄羅斯的立場,將會談描述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生存考驗」。報導強調,如果美俄在全球秩序上達成協議,澤連斯基的角色將變得次要甚至「多餘」。此外,塔斯社將俄羅斯對烏克蘭危機的主導權視為既定事實,並以輕描淡寫的方式處理俄羅斯侵略的問題。這種敘事試圖邊緣化烏克蘭,並將焦點集中在大國之間的權力博弈。 

3. NHK:平衡分析與謹慎樂觀

三個報導之中,NHK 的報導則更為中立,著重於會談的形式與目標。文章詳細描述了會談的安排,包括只有普京與特朗普參與的閉門會談及其後的代表團會議。NHK還引用專家觀點,認為雙方的目標截然不同,普京可能藉此時間拖延以強化戰場優勢,而特朗普則試圖快速解決戰爭來凸顯其外交成就。NHK對會談可能達成的成果持懷疑態度,但不乏對和平進程的希望。 

差異與意涵

三篇報導在焦點、敘事立場與烏克蘭角色的描繪上展現了明顯的差異。BBC將報導重點放在國際觀感與特朗普的動機之上,並批評普京利用會談重建其國際地位的企圖;NHK則採取較為中立的角度,試圖平衡雙方立場,既描述普京的時間拖延策略,也提及特朗普的和平目標;相比之下,塔斯社則將焦點集中在俄羅斯的優勢,並刻意邊緣化烏克蘭的存在。

敘事立場方面,BBC與NHK對俄羅斯的擴張意圖持批評態度,強調其對國際秩序的挑戰,而塔斯社則將這些行動合理化,試圖塑造俄羅斯為主導者的形象。此外,烏克蘭的角色在三篇報導中也截然不同。BBC與NHK將烏克蘭視為這場會談的核心利益相關方,對任何可能弱化烏克蘭地位的協議表示擔憂;然而,塔斯社卻將烏克蘭描繪為大國協商中的次要角色,甚至暗示澤連斯基的存在可能變得「多餘」。

這些差異反映了不同媒體如何根據自身的國家立場與敘事策略引導受眾對國際事件的解讀,進一步突顯了國際政治中信息操控與輿論戰的複雜性。 

不同國家從普京-特朗普會談中的需求與意圖

從三篇報導的內容及其敘事框架來看,不同國家對普京與特朗普會談的期待與需求反映了各自的地緣政治利益與戰略目標。以下是對美國、俄羅斯、烏克蘭及其他主要相關方可能意圖的分析: 

  1. 美國的需求與目標: 對於美國,尤其是特朗普政府而言,這次會談不僅關乎烏克蘭的和平進程,更是一次重塑特朗普國內外形象的機會。BBC報導指出,特朗普試圖以「和平締造者」的角色贏得國內支持,甚至追求諾貝爾和平獎的聲望。同時,他可能希望通過這次會談減少美國在烏克蘭的軍事與經濟負擔,並將資源轉向其他優先事項。然而,特朗普的行動也可能反映出他對俄羅斯的某種妥協傾向,以換取經濟合作或其他外交成果。NHK提到特朗普希望快速解決戰爭,這表明他可能偏向於以某種形式的「土地交換」來達成協議,這在國際上可能被視為美國對烏克蘭支持的弱化。 
  2. 俄羅斯的需求與意圖: 俄羅斯的主要目標是鞏固其在烏克蘭的地緣政治「應有」的紅利,並藉此機會打破西方對其的孤立。BBC 和 NHK 均提到普京以此次會談為契機,不僅尋求國際認可,還希望美國默許俄羅斯對烏克蘭四個地區的長遠占領。塔斯社更進一步強調,俄羅斯希望將烏克蘭邊緣化,讓其退出大國間的談判框架,以後不要再生事端。同時,俄羅斯經濟因制裁而面臨壓力,普京可能試圖通過改善美俄關係來緩解這些壓力,特別是在能源出口與貿易領域。 
  3. 烏克蘭的角色與困境:烏克蘭在這次會談中處於被動地位,特別是塔斯社的報導中,明顯試圖將澤連斯基排除在核心討論之外。事實上, 澤連斯基亦真的已經變成「棄卒」。然而,對烏克蘭來說,最大的需求是確保領土完整,並避免在沒有其參與的情況下被迫接受不利的和平協議。NHK 指出,部分烏克蘭人對會談抱有期望,但也對特朗普可能的妥協感到擔憂。BBC 則強調,如果特朗普與普京達成某種形式的協議,這可能會削弱烏克蘭的國際支持,特別是在軍事援助和外交壓力上。 
  4. 歐洲與其他國家的期待:對歐洲國家而言,這次會談的結果可能直接影響歐洲的安全與穩定。BBC 提到,歐洲領導人試圖影響特朗普,不讓其在談判中「犧牲」烏克蘭的利益。歐洲希望維持對俄羅斯的制裁框架,並確保北約的統一性。而對於像中國和印度的其他國家,這次會談則可能被視為重新調整全球權力格局的信號。如果美俄關係改善,可能會改變全球地緣政治平衡,並影響其與美國或俄羅斯的雙邊關係。 

信息操控與輿論戰

三篇報導反映的不僅是各國需求,還包含對輿論的精心操控。BBC試圖保持對特朗普的不信任與對俄羅斯的警惕,NHK則以平衡視角分析雙方的動機與會談的可能影響,而塔斯社則明顯傾向俄羅斯的立場,試圖塑造普京為主導者的形象。這些敘事策略背後,隱藏著各國對此次會談結果的不同期待與博弈。 

總體而言,這次會談不僅是美俄兩國之間的外交事件,更是全球權力格局重塑的關鍵一環。美國、俄羅斯、烏克蘭及其他國家都希望從中爭取最大利益,而其結果將對國際秩序產生深遠影響。 

聲明: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或機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推薦

「中國行動計劃」復燃 FBI搜華裔教授
avatar
藍莓日報
馬斯克暗示5月底離任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
avatar
藍莓日報
特朗普將宣布對等關稅措施 全球經濟恐陷亂局
avatar
藍莓日報
特朗普「地圖砲關稅戰」幹翻環球股市 對等關稅徵中國3成4
avatar
藍莓日報
因應特朗普關稅戰 台灣擬投880億台幣協助產業
avatar
藍莓日報
中國「禮尚往來」反擊「對等關稅」 對由美進口商品加徵3成4關稅
avatar
藍莓日報
關稅戰引發全美50州1400場反政府示威和囤貨潮
avatar
藍莓日報
對等關稅震散環球股市 「黑色星期一」 亞股「熔斷式」暴跌
avatar
藍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