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士多
泰國新總理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夫人塔南農·尼拉米特(Thananon Niramis),39歲華裔泰籍,從拉廊府求學到經營網紅咖啡館,憑才華獲關注,與阿努廷因公結緣,家庭生活溫馨,2022年出席王室宴會獲認可。
日本悠仁親王成人禮延期一年仍花費破億日元,冠冕費 257 萬日元,且未辦典禮時皇族費已漲至 915 萬日元。對比愛子公主簡約成人禮及皇室曾「哭窮」,民眾質疑其奢侈,引發對皇室制度的討論。
紅酒無絕對保质期,中國標注是消費習慣,紅酒分三階段,教用顏色、口感判斷是否变质,並提橫放、控溫等保存法,過期也可能能喝。
中秋吃蟹時,人們常疑惑蝦蟹是否會痛。科學研究顯示,牠們的掙扎是本能反射,缺乏人類痛覺所需的神經結構與記憶能力。雖有爭議,但目前證據表明牠們難以感受疼痛,適當處理可減少焦慮。
台灣地區澎湖 48 公尺重光媽祖銅像,2022 年啟用夜間點燈後,因光影讓媽祖似「低頭滑手機」,網友在社交媒體平臺上 PO 文引熱議,實則手中為象徵通達天聽的笏板,趣味誤會讓這座信仰地標更受關注。
英國 89 歲男子羅恩斯利(James Rownsley)因衣物殘留含石蠟的護膚霜,遇瓦斯暖爐火星引發火災喪命。驗屍官呼籲加強宣導,提醒大眾警惕此類護膚品的易燃風險。
網上曾有標價30萬元的「南極長草石頭」,實則石上是南極地衣(Antarctic Lichen)。它因南極惡劣環境,100年才長1毫米,無經濟價值卻有科研意義,且受《南極條約》保護,高價屬炒作,需警惕並保護其生態價值。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80 周年大會上,8 萬羽來自北京 10 個區的信鴿作為和平鴿被放飛,它們憑歸巢本能陸續回家。
代號 A23a 的「巨無霸」冰山,自 1986 年從南極斷裂後擱淺 30 餘年,2020 年後北移,近幾週受暖海水影響快速解體,面積减半,恐幾週內難辨,其崩解或與氣候變暖有關。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出訪「太陽號」超奢華,專用廁所緊跟隨,新加坡行竟空運!煙蒂、飯店 DNA 都嚴防,生物保密玩出新高度!
泰國前總理佩通坦(Paetongtarn Shinawatra)因「電話門」遭解職,前議員阿瑪拉特(Amarat Chokepamitkul)兌現6月祈願,赴寺廟裸舞還願,引兩極反應,文中亦簡介泰國寺廟還願及脫衣拜神習俗。
一段大丹犬像人類般坐在飛機客艙座位的影片在 TikTok 爆紅。這隻名為荷魯斯的大丹犬是「情緒支持動物」,搭機前主人備齊文件,它才得以與主人同坐客艙,大丹犬的品種特性也引人關注。
紐西蘭小貓里奧沉迷偷鄰居名牌內褲,一天最多偷 9 條,主人在業主群認領引發笑話;另有英短貓只肯睡昂貴床墊,對平價用品不屑一顧,兩隻「懂品味」的貓咪讓主人又氣又笑。
南澳州自本週一起禁售魚形醬油瓶,成為全球首例。這款由渡邊輝雄(Teruo Watanabe)1954 年發明的塑膠容器,因體積過小難回收致長期污染。此前已禁塑料袋等,旨在減碳護海洋。
中國團隊首次將經 6 項基因編輯的豬肺移植至腦死亡人體,該肺成功「工作」9 天未出現嚴重排斥或感染。此成果刊於《自然 — 醫學》,為解決器官供體短缺提供新方向,獲國際權威點讚。
醫師黃軒指出,「見鬼」多為視覺幻覺(Visual Hallucinations),常與幫納症候群(Charles Bonnet Syndrome, CBS)有關,可能是眼疾、腦部問題等所致,非靈異體質,應及早就醫勿迷信延治。
美國護理師泰根(Tegan Strickland)遇見失智客戶養的 24 公斤臘腸犬黛西(Daisy),因主人無法好好照顧致其胖到走不動,收養後助它 3 個月減 4.5 公斤,盼喚起對失智與寵物照顧的關注。
曾因全身 95% 刺青與毒癮迷失的巴西男子德蘇薩(Leandro de Souza),在信仰啟迪下展開刺青移除之旅。透過激光治療(類似橡皮筋彈打痛感),歷經 5 次手術移除 170 個刺青,還需 3 次完成。現已找到工作,在 Instagram 分享重生喜悅,重拾尊嚴。
社交媒體平臺小紅書上一位網友momo抱怨戀愛難時随口提「求姐妹內推前任」,意外引發風潮。從調侃到形成規整內推團體,前任分等級、介紹有模板,甚至有人推老公,背後是大眾對戀愛的急功近利與安全感渴求。
佛羅里達州屋主 Kyle Myvett 因監視器警報,穿蝙蝠俠睡衣衝出門,先觀察後制伏企圖偷鄰居的竊賊。嫌犯偷多樣物品,警方表揚他並晒合照,他稱睡衣給予額外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