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卷
不少人以為吃素健康,然茄子、炸豆皮實為「隱形油庫」,吸油量大、熱量高。掌握煮茄子、換清淡豆製品、控油量等技巧,避高油素食,方能讓素食真正健康。
美國德州水管工史蒂芬斯(Walter Stephens)工作時,誤將路邊風乾的人頭骨當成乾癟哈密瓜撿起,直到碰落的下顎骨暴露真相。報警後,警方在附近找到30歲死者懷羅斯迪克的完整遺骸,死因待查。此類誤認遺骸事件在美並非首次,場景離奇又駭人。
紅茶需經萎凋、揉捻、發酵、乾燥等步驟製成,其沖泡有 10 大禁忌,含用水不講究、水溫不當等,隔夜茶危害尤大,避開這些禁忌可讓紅茶釋放醇厚香韻,呈現佳味。
印度希夫納達爾大學(Shiv Nadar University)師生庫馬爾(Vikash Kumar)與米塔爾(Sarthak Mittal),因關注宿舍鞋臭問題展開研究,發現久坐球菌是惡臭源,並設計出帶UVC燈的消毒鞋架,2-3分鐘可消臭。其2022年舊論文意外被搞笑諾貝爾獎團隊發現,最終獲「工程設計獎」,體現科學的趣味性。
雪花冬日降臨,成分為水屬六方晶系,多呈六角形。其形成需經水蒸氣凝結、冷卻成冰核等階段,受溫度、濕度等因素影響,每片經歷的「成長環境」有別,故形態獨特、無兩片相同。
韓國一名41歲男子因在辦公室雪櫃取食價值400韓圜的朱古力批與650韓圜的蛋黃批,被以盜竊告發,一審罰款5萬韓圜。他抗辯係遵循同事慣例並上訴,法官與輿論均質疑處置過苛,數十同事作證支援,10月30日二審成焦點。
美國紐約超市現 3000 萬分之一橘色龍蝦,市民布蘭卡托買下救助,經「人道長島」確認為基因奇蹟,取名後於「國家龍蝦日」前夕放歸大海。
從挑選黃豆、浸泡、研磨、過濾到煮沸,再到風味升級,多個關鍵技巧詳解,助你輕鬆做出香醇、順滑又營養的豆漿,避開製作誤區。
祕魯考古隊在西北部海岸挖出2300年古墓,內有12具遺骸,顱骨碎裂、雙手反綁且臉朝下埋葬,無陪葬品,疑為活人獻祭犧牲者,團隊將檢測以查死者身分。
日本高知站前觀光巴士公司歷時十年,聯合當地企業研發轉換式座位,突破安全標準限制,12月將推出來往高知與東京的Fraton臥鋪巴士,其設有私隱窗簾與安全扶手,被譽為「移動的膠囊酒店」,並可與中國臥鋪巴士在空間、票價上形成對比。
中國江西景德鎮「雞排主理人」憑藉四點半後不接散客等三大原則及趣味金句爆火,1小時排隊超百人,3天抖音漲粉15.5萬,其提供的情緒價值成關鍵,也引發對流量雙刃劍的思考。
今年 2 月,兩名泰國女子受台灣地區江姓男子指示,將 45 隻印度星龜等保育動物藏長裙口袋,搭 BR - 258 班機抵桃園機場,換裝時被查獲。江男係累犯,已被起訴並建請從重量刑。
中國廣西合浦流傳「月餅廠工人掉進機器,數日後才被發現,人肉月餅流通市場」謠言。官方證實事故企業當時未產月餅,事故後已停產,工人係手臂捲入麵粉攪拌機身亡,呼籲民眾不信谣不传谣。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與花王團隊研究發現,蚊子接觸二氧化碳後視嗅覺敏銳度提升,更偏愛穿過的襪子氣味,此成果刊於《Scientific Reports》,兼具防蚊與農業害蟲防治價值。
西班牙 117 歲人瑞莫瑞拉(Maria Branyas Morera)長壽之謎揭曉,除「基因樂透」,每天吃 3 次優格、不煙不酒等習慣功不可沒。研究助科學家研新療法,盼讓高齡者保持健康。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期間,年輕人流行將漢堡等日常食物塞進月餅模具製成「月餅」,其中「漢堡月餅」引發熱議。儘管有對其「飯縮力」的調侃,但也體現了年輕人對中秋儀式感的另類追求,而月餅本身也有著悠久歷史與團圓的象徵意義。
來自江蘇省的一女士因洗雞蛋後得知易壞,連夜煮 48 個茶葉蛋。實則雞蛋殼有微小氣孔與保護膜,水洗會破壞保護膜,致細菌侵入、水分流失。臟蛋可單獨密封冷藏,烹飪前再清洗即可。
日本茨城縣阿見町 75 歲的森惠子,23 日主動到警局說家中冷凍庫藏著長女遺體,警方查證後,25 日將她逮捕。她說 20 年前專門買冷凍庫藏女兒遺體,鄰居都不知道她有女兒,警方正調查其女兒死亡細節。
阿根廷科學家在巴塔哥尼亞(Patagonia)發現新恐龍物種「卡薩利華金盜龍」(Joaquinraptor casali)化石,其口中含史前鱷魚前腿骨,化石距今 6600 萬至 7000 萬年,恐龍長約 7 米,有長手臂,為研究史前掠食提供珍貴線索。
下廚烹飪焯水藏大學問,6 類食物焯法各異:草酸菜、香椿等需沸水焯去害,肉類冷水焯去腥,土豆等加醋防黑,做對護家人健康。
打鼾由上呼吸道肌肉放鬆塌陷導致,嚴重時會引發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據《衛報》報導,印度相關實驗顯示,吹海螺可改善 OSA 癥狀,效果優於深呼吸訓練,且相比持續性正壓呼吸器(CPAP)更便捷,另有研究提及演奏木管樂器也有類似緩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