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結果
「福建艦」
央視首曝瀋飛機庫內未塗裝殲 - 35A,6 架戰機同框證實量產。這款全球首款電磁彈射隱身機,隱身與雷達性能優於 F-35,標誌海軍戰力升級。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9月22日,海軍有關部門宣布,殲-15T、殲-35和空警-600三型艦載機,已於此前成功完成在福建艦上的首次彈射起飛和著艦訓練。這是我國首次在彈射型航母上,實現多型號先進艦載機的電磁彈射和阻攔著艦,標志著福建艦具備了電磁彈射和回收能力。空警-600固定翼預警機,是航母編隊的「千里眼」和「空中大腦」,極大提高了航母編隊遠程探測預警和指揮引導能力,從而大幅度提升海軍航母編隊遠海攻防作戰能力。
央視「玉淵譚天」9月22日發表帖文,據海軍相關部門透露,殲-15T、殲-35和空警-600三型艦載機已完成在福建艦上首次彈射起飛和著艦訓練。和之前艦載機上艦不同的是,這次「平台」不同——要上的福建艦是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機型不同——這是三款機型在福建艦上首次彈射起飛和著艦訓練。
福建艦的下水與海試,標誌著中國海軍力量的一個重大躍升。不能僅視為單純的軍事新聞。若把這件事放到歷史的長河來審視,便會發現台灣的命運始終糾結在大國博弈、國際戰略與兩岸實力的消長之間。
9月12日,是中國海軍發展歷程上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日子。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首次通過台灣海峽,南下進入南海展開科研實驗與航行測試。對於外界而言,這並非僅僅是一艘巨艦的航行,而是象徵了:中國三十年的航母夢,從「學校」起步,到「過渡」階段,如今邁向真正的「藍水遠洋」能力。這一刻,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戰略格局轉變的標誌。
據微信公眾號「人民海軍」9月12日消息,據海軍新聞發言人冷國偉海軍大校介紹,日前,我國第3艘航空母艦福建艦通過台灣海峽,赴南海相關海域開展科研試驗和訓練任務。這次組織福建艦跨區試驗訓練,是航母建造過程中的正常安排,不針對任何特定目標。此前,上海海事局周一(9月8日)發出通知,宣布周三(10日)對上海長江口深水航道實施交通管制,引發外界猜測福建艦可能再次出港,進行第九次海試。福建艦2022年6月下水,至今已完成八次海試。今年5月進行第八次海試前,上海海事局也曾發出類似通知。
央視6月14日以「三航母時代即將到來」為標題播出軍事節目,暗示福建艦服役日期將近。央視報道稱,福建艦的海試工作正穩步推進,與遼寧艦、山東艦合成的中國海軍三航母時代即將到來,讓中國「擁有最重要的海上作戰平台」。福建艦是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已經海試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