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結果
「學生」
「國家教育進步評估」(NAEP)項目被認為是美國最可靠、最具權威性的考試。今年9月初,美國聯邦公布的最新測試數據顯示,在全國考試中,美國高中畢業生的閱讀成績是30年以來最差的,而數學成績則創下了自2005年以來的最低程度。當地時間9月25日,美國《紐約時報》圍繞這一結果發文,試圖探究這對美國勞動力市場意味著什麽?報道指出,自2019年以來,美國K12學生(相當於我國高三學生)的數學和閱讀能力顯著下降,這一影響目前已在大學和勞動力市場顯現。
大埔翠怡街一間中學今午發生襲擊案,15 歲女生與 13 歲男同學因冷氣溫度爭執,女生持筆插傷對方,雙雙送院,女生涉「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被捕。
國泰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攜手設立「國泰青年探索家」計劃,首期計劃在 8 月 18 日於烏魯木齊正式啟動。首批 30 名香港中學生參與為期八日的深度研學之旅,走訪烏魯木齊、吐魯番、成都及廣漢,深入了解航空科技及絲路文化兩大主題。
據美聯社報道,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重塑高等教育、限制國際學生人數、加強審查學生簽證等政策衝擊下,外籍學生入學人數銳減;儘管變動幅度要到秋季班陸續開學後才會真正明朗,但面對國際學生各個接獲通知他們沒拿到簽證,許多仰賴國際學生學費支撐校務運作的大學,擔心將陷入財務困境。部分團體預測,今秋入學外生人數可能減少達40%,對大學預算乃至美國經濟,都將產生巨大影響。
據美國保守派網站《每日通訊》(The Daily Caller)8月31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於29日接受採訪時再度表示,讓中國學生在美國學習是「正確的做法」,他給出的理由是,與其他國家友好相處是好事,尤其是和核大國。特朗普日前在多個場合高喊「歡迎中國留學生」,甚至拋出要將中國留學生規模擴大至60萬人的說法,但實際情況卻是,中國留學生在美國遭受無端盤查、滋擾的事件有增無減。
南韓國會通過《初等及中等教育法》修訂案,禁止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及智能裝置,新法將於 2026 年 3 月 1 日生效,適用於全國小學、初中及高中。法案最終以 115 票贊成、31 票反對及 17 票棄權,在 163 名出席議員中獲通過。
據美聯社、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站等外媒報道,在美國移民局官員對中國留學生採取歧視性行動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這兩天接連表態稱,中國留學生對美國「非常重要」,如果沒有他們,美國大學系統將「崩潰」(go to hell very quickly)。
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微信公眾號8月25日消息,目前美高校開學季到來,中國留學生入境美國進入高峰期。近期,數名中國留學生自休斯敦喬治·布什洲際機場入境時,遭美海關邊境執法人員無端盤查、滋擾,所攜電子設備被檢查,甚至有人被限制人身自由長達80多個小時,最終被無理遣返回國,嚴重損害中國留學生的合法權益。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已就此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敦促美方糾正錯誤,停止針對中國留學生的選擇性、歧視性執法。
為慶祝中泰建交50周年,深圳市中文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泰國華文教師公會主辦,民建聯郭玲麗立法會議員辦事處、新界校長會作支持機構,舉辦首屆「中文路杯」泰國中小學生中文朗誦比賽,活動旨在通過朗誦經典中華文化作品,提升泰國中小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識,並提供展現才華的平台,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中文的熱情和中文口語表達能力。
日本福岡小學校餐因一塊炸雞遭嫌寒酸引發熱議。面對物價上漲,校餐供應困難重重,福岡市推免費校餐,民眾質疑質量。
美國國務院6日通知全球各地使領館,恢復為準備赴哈佛大學就讀的國際學生辦理簽證。這一決定推翻了5日剛下達的拒簽指令。
美國總統特朗普6月4日簽署公告,以維護國家安全的名義限制哈佛大學國際學生簽證,暫停在哈佛大學學習或參加交流項目的外國公民入境。
美媒《Politico》5月30日獨家引述美國國務院電報報道,美國駐外領事館與大使館已獲指示,即刻開始審查哈佛大學學生簽證申請人的社群媒體帳號,辨識是否涉及反猶太主義相關內容。此舉未來還可能擴及全美各大學。
5月28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發表聲明稱,美國將撤銷中國在美留學生簽證,包括“與中國政府有聯繫或在關鍵領域學習”的學生。此外,美國還將修改簽證申請標準,以加強對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所有未來簽證申請的審查。對此,中國外交部表示「堅決反對!」。
今年全國助殘日以「弘揚自強與助殘精神」為主題,舉辦多元活動。筆者帶領SEN學員參與滬港澳共融活動,展示學生藝術才華,推動社會關注特殊教育發展,倡議官商民合作,善用科技創造就業機會,助力SEN學生融入社會、實現自我價值。
美國總統特朗普5月25日要求哈佛大學提交全體國際學生的「姓名與國籍」信息。此前聯邦法官剛叫停了政府禁止哈佛招收國際學生的行政令。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聯邦法官傑弗里·懷特5月22日發佈禁令,阻止特朗普政府在案件審理期間終止各大學(包括哈佛大學在內)國際學生合法身份的措施生效。
國家安全至關重要,面對複雜風險需推動教育普及。玲麗肯定導師培訓成果,強調從學生時期灌輸觀念,結合生活事例與多元領域開展教育,培育愛國棟樑。
漁業產業對香港貢獻大,學生透過考察、參展等深入了解漁業與科技,前景廣闊,建議政府推動多元教育,為漁業培育接班人 。
「中國共產黨歷史漫畫贈書儀式」,推動香港完善愛國教育,運用線上線下雙軌推廣,助青少年學黨史、增強家國情懷與身份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