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an Anderson 和丈夫意識到呼拉圈的商機,積極聯繫了當時剛起步的加州玩具公司 Wham-O。
在一次草率的停車場會面中,她將自己的創意和背後的故事分享給了公司創辦人 Arthur Melin 與 Richard Knerr。
Wham-O 迅速行動,將木製呼拉圈改良為更輕盈的塑膠製品,並通過在學校示範、免費發放等行銷策略,使得呼拉圈在 1958 年迅速爆紅。
據《紐約時報》報導,上市首年就賣出超過 2500 萬個,瞬間掀起全美旋圈熱潮,成為當年最暢銷的玩具之一。
這股旋風般的熱潮背後,需要注意的是它所給我們的健康帶了雙面影響:適度轉動能鍛煉腰腹、增強協調,助於減脂排便;但若用過重或質硬的圈,可能傷及皮膚、骨骼甚至內臟,腰部不適者更易加重病情。
令人惋惜的是,瓊・安德森並未從呼拉圈的巨大成功中獲得實質利益。她與 Wham-O 之間從未簽署任何書面協議,她的名字甚至都未出現在呼拉圈的包裝上,僅被稱為「來自澳洲的女性朋友」。
1961 年,Joan Anderson 夫婦對 Wham-O 提出訴訟,指控公司違反口頭承諾。但 Wham-O 以熱潮已過、公司無實際獲利為由抗辯。
最終雙方和解,Joan Anderson 僅獲得數千美元補償金,這與呼拉圈所創造的龐大收益相比,簡直是滄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