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 Costco,這可真是零售界的一個傳奇。
1976 年,它在美國加州聖地亞哥悄然誕生,一開始名叫 Price Club,後來在 1993 年和 Costco 合併,才有了現在我們熟知的模樣。
從最初的規模不大,到如今在全球開設數百家分店,吸引著一批又一批人辦理會員,它的魅力的確不容小覷。
說起 Costco,這可真是零售界的一個傳奇。
1976 年,它在美國加州聖地亞哥悄然誕生,一開始名叫 Price Club,後來在 1993 年和 Costco 合併,才有了現在我們熟知的模樣。
從最初的規模不大,到如今在全球開設數百家分店,吸引著一批又一批人辦理會員,它的魅力的確不容小覷。
而在 Costco 裡,自有品牌 Kirkland 的牛奶絕對是明星產品。
最近,有位會員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說自己發現這款牛奶過期 7 天都沒變質,此言一出,馬上有許多人附和,紛紛表示自己也覺得這牛奶特別耐放。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外媒《Food & Wine》做了一番分析。原來,這牛奶能存放這麼久,全靠 Costco 在背後下的功夫。眾所周知,在美國銷售的 A 級鮮奶,都得遵守 FDA 的基本規範,比如控制細菌數量、擠奶後快速降溫等。
大多數乳品廠一年也就檢測一兩次,看起來有些鬆懈。但 Costco 就不一樣了,它對供應商的要求嚴格到讓人吃驚。
根據 2023 年的《食品安全與品質稽核準則》,生產 Kirkland 牛奶的供應商,美國地區每年至少要接受一次突擊檢查,中國地區更是要兩次,還得做到「零重大缺失」。
要是檢測評分低於 85%,60 天內還得重新檢查,供應商不配合?那再次訪查的費用就得他們自己承擔,這辦法可真夠絕的。
更誇張的是,這款牛奶出貨前要經過 60 項微生物測試,有一項不達標都別想出廠。
就連處理過程中使用的水,檢測頻率都比 FDA 要求的高。而且,每 3 年還要更換一批稽核人員,就是擔心長期合作會產生疏忽,這考慮可真夠細緻的。
這麼多關卡把關下來,也難怪 Kirkland 的牛奶這麼耐放,讓人喝起來也踏實。不少會員知道後,都忍不住稱讚好市多在品質管控上是真的用心。
看來,Costco 能這麼受歡迎,不是沒有原因的。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取消香港及中國小額包裹的「商品免稅額」(de minimis)關稅豁免,措施將於 5 月 2 日正式生效。
據美國《空天力量雜誌》網站報道,當地時間4月16日上午7點35分,承包美國新型洲際彈道導彈「LGM-35A哨兵陸基井射洲際導彈項目」承包商,位於美國猶他州的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創新系統工廠發生爆炸,一座建築被炸毀。該工廠為美國政府及商業客戶生產固體火箭發動機。
迫於俄烏戰爭局勢及美國步步緊逼,烏克蘭無奈地接受城下之盟,5月1日,兩國在華盛頓簽署了《美烏重建投資基金成立協議》(美烏礦產協議)。協議讓美國取得烏克蘭的稀土礦產,藉此換取美國的支持。但澤倫斯基積極爭取的安全保障條款並未納入協議中。
美國商務部4月30日(當地時間)公布今年首季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按季收縮0.3%,為2022年以來首次錄得經濟萎縮,跌幅大於市場預期,較去年第四季的2.4%增幅大幅回落。
據環球網、央視網、環球時報報導,當地時間5月2日,美國鞋類分銷商和零售商協會本周致信白宮,請求豁免美國總統特朗普所謂的「對等關稅」,稱這些關稅對鞋類行業構成了「生存威脅」。
2025 年 4 月 30 日,美烏簽署《烏克蘭 — 美國礦産資源協議》,協議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利益掠奪?回顧近 200 年前的美國對我國發起的首場貿易戰,答案便清晰可見。
美國總統特朗普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專訪於4日播出,他表示可能考慮動用軍事力量併吞格陵蘭,並且強調格陵蘭擁有豐富資源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至於鄰國加拿大,川普則表態「極不可能」動武,但仍想其納為美國「第 51 個州」。
首批載有被特朗普課徵高關稅商品的貨輪本周陸續抵達美國洛杉磯港口,其中中國貨運量較去年同期減半,產品成本比上月暴增了250%。美國零售業預計商品短缺潮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