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特區政府在鼓勵生育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例如設立新生嬰兒獎勵金、推行「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等。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本港去年的總和生育率較2023年的高,每千名女性(不包括女性外籍家庭傭工)有841名嬰兒(2023年有751名嬰兒)。影響家庭生育意願的因素有很多,但當局仍須持續推出措施,創造有利條件,鼓勵市民生育。筆者認為可以從增加假期日數和加強託管服務方面入手。
先看增加假期日數,現行5天法定侍產假和14星期法定產假,分別由2019年和2020年起實施,其日數仍有可增加的空間。現時本港侍產假日數遠較不少內地城市(如北京、深圳等,男士可享15天陪產假)和鄰近國家或地區(在韓國,男士侍產假有20天)為低,筆者建議特區政府將法定侍產假延長至不少於7天,便利在職父親照顧新生嬰兒。至於產假,本港的日數亦較不少內地省市,以及鄰近國家或地區為少,例如廣東省女性職工可享98天產假及80天獎勵假,而新加坡的法定產假達16星期。筆者建議本港有薪產假增至18星期,新增4星期產假的薪酬繼續由「發還產假薪酬計劃」提供津貼。此外,特區政府今年起向合資格政府僱員提供3天育兒假,措施起到一定示範作用。希望當局加強推廣育兒假制度,研究向願意提供育兒假和其他家庭友善僱傭措施的私人企業或機構,提供資助和補助作為誘因,推動措施加快普及化。
再看加強託管服務,關愛基金在2023/24學年推出為期一年的「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計劃」(課託計劃),讓有需要的小學生在課後留校,在熟悉的環境接受託管及學習支援。目前全港共有126間小學參與計劃,提供約5,900個服務名額,而計劃在2025/26學年會繼續推行及不設名額上限。
筆者認為課託計劃在過去兩個學年的參與情況理想,有助原須照顧子女的家長外出工作,因此政府應將計劃恆常化,並探討在初中階段推行的可能性,加強支援有需要的學童和家庭。政府近年亦積極增設資助獨立幼兒中心,以滿足幼兒日間照顧服務需求。社會福利署由2024年起的3年內,將分階段設立11所資助獨立幼兒中心,但個別地區目前仍未有增設中心的計劃。筆者建議善用「購置處所以提供福利服務」計劃,購置合適處所增設獨立幼兒中心,同時提高「幼兒中心家長津貼」至每月1,500元,進一步減輕照顧幼兒家庭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