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機場2025年上半年的成績單,是一份在逆風中彰顯韌性的宣言。
客運量飆升16.5%至2,940萬人次,貨運量亦逆勢增長1.9%,在復常初期稍顯滯後後,憑藉世界級的基礎設施與高效運營機制,展現出凌厲的復甦韌性。
尤其在全球貿易陰雲籠罩、地緣政治波譎雲詭之際,貨運業務的穩健表現更顯難能可貴——北美航線雖受挫,歐洲及中東貨運增長有效抵銷衝擊,榮膺「年度最佳機場—重要貨運樞紐」殊榮,正是對其卓越能力的有力背書。
香港國際機場2025年上半年的成績單,是一份在逆風中彰顯韌性的宣言。
客運量飆升16.5%至2,940萬人次,貨運量亦逆勢增長1.9%,在復常初期稍顯滯後後,憑藉世界級的基礎設施與高效運營機制,展現出凌厲的復甦韌性。
尤其在全球貿易陰雲籠罩、地緣政治波譎雲詭之際,貨運業務的穩健表現更顯難能可貴——北美航線雖受挫,歐洲及中東貨運增長有效抵銷衝擊,榮膺「年度最佳機場—重要貨運樞紐」殊榮,正是對其卓越能力的有力背書。
當全球貿易因關稅壁壘與區域衝突而波動時,香港機場的貨運網絡展現出驚人的靈活性。
儘管6月貨運量微跌1.6%,但上半年整體仍錄得1.9%增長。
這種穩健性,源自其對高價值、高門檻貨物的專業承運能力——而這正是植根香港的國泰航空所擅長的領域。
作為全球最繁忙貨運機場的核心營運商,國泰上半年載貨量同比大增11.3%,其特殊貨物處理體系已成為香港抵禦外部風險的「護城河」。
國泰的活體運輸專長,在頂級賽馬運輸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以2025年香港國際馬術盛典為例,國泰以波音747-8F貨機包機從歐洲分批次運送70匹世界級賽駒抵港,每一環節皆為精密的生命工程:
環境微控系統:機艙恆溫15°C,動態監測CO₂濃度與濕度,嚴格符合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活體動物物流認證(CEIV Live Animals)標準;
全程生命護航:每架包機配置4名專業馬夫隨行,實時調校馬具鬆緊。飛行中曾遇馬匹多次脫韁突發事件,團隊迅速加固約束裝置,展現危機應變能力;
極速靜音轉場:為減少機場噪音對馬匹的刺激,國泰協調專用拖車與恆溫等候區,採用「一拖卡兩馬廐」的低速轉運模式,70匹馬僅2小時即從停機坪安全抵達亞博館賽場。
此類任務依賴國泰獨有的跨部門協作鏈——航務團隊設計「緩剎車降落程序」減少站立馬匹顛簸,工程部門預檢貨艙氣流平衡性。
憑此體系,國泰年均承運超800匹賽駒跨境流動,成為全球馬術協會指定運輸夥伴。
國泰的專業運力,直接轉化為香港「國際盛事之都」的競爭力。
2025年馬術盛典吸引逾2.5萬名高端旅客湧入大灣區,其成功關鍵在於國泰高效安全的賽駒運輸保障。
這類賽事創造的經濟效益遠超門票收入:
高端消費鏈激活:國際馬主及馬術愛好者平均停留5-7天,帶動周邊酒店、奢侈品零售及高端餐飲消費;
常態化賽事樞紐:國泰與香港賽馬會建立旺季專線,僅國際賽期間即密集執行16班馬匹包機,形成「運輸-賽事-旅遊」產業閉環。
隨著香港加速引進更多國際一級馬術賽事,國泰正將其活體運輸技術延伸至多式聯運冷鏈,例如經港珠澳大橋中轉東南亞海鮮,進一步拓寬高端物流邊界。
當國泰貨機的艙門開啟,賽駒踏著穩健的步伐走向聚光燈下的賽場,這不僅是一次運輸任務的完成,更是香港高端服務業的極致宣言——在風浪中保持優雅,於細節處定義卓越。機場的鳳凰與國泰的翅翼,正以這座城市的韌性為燃料,共赴雲霄。
當國泰航空CX301航班的標誌在6月16日凌晨香港國際機場的航顯屏上亮起,這架銀翼舒展的A350-900客機,載著的不僅是飛往德國巴伐利亞邦首府慕尼黑的乘客,更承載著一個里程碑式的意義——國泰航空的第一百條航線,就此啟航。
國際航空評鑑權威「SKYTRAX」於2025年6月17日正式公佈《2025全球最佳航空公司》排名。國泰航空憑藉服務品質、創新能力與品牌影響力的全面突破,成功重返全球第三。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取消香港及中國小額包裹的「商品免稅額」(de minimis)關稅豁免,措施將於 5 月 2 日正式生效。
我前兩日曾經撰文对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中國政府必然奉陪到底。结果一如我所料,中國政府將美國進口貨關稅加到 84%。
筆者在教學當中所涉獵的課程級別及學生年齡都比較廣闊,所教授的包括幼稚園學生、小學生及成人學生。不難發現學校所給予學生的資源是十分足夠和內容豐富,學校對學生的支援提供及教導可以用寵愛有加來形容,學生各方面所需要可說應有盡有。
筆者認為真正的全球治理革命,始於對資源主權的覺醒,成於對技術霸權的破解,終於對規則壟斷的顛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