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中一顆流星劃過,總能惹得人們紛紛攤開掌心許願。
可你有沒有想過,這束短暫的光消失後,那些「天外來客」並非徹底不見蹤影——它們的終點,比我們想象的更有意思。
流星雨的誕生本就是一場宇宙級的「碎片旅行」。
彗星在繞日運行時,表面的冰物質受熱蒸發,拋出無數細小的塵埃顆粒。
這些顆粒飄浮在宇宙中形成「碎石帶」,當地球穿過這片區域,顆粒以極快速度撞進大氣層,與空氣摩擦產生高溫燃燒,便成了我們眼中劃過天際的流星。
絕大多數流星體體積太小,在穿越大氣層的過程中就被完全燒盡,最終化為空氣中的一縷煙塵。
但也有少數「幸運兒」,體積足夠大、墜落的角度和速度剛好,能扛住大氣層的高溫考驗,最終衝破天際,墜落在地球表面,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