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告訴十年前的人,一隻裝奶茶的紙袋能在二手市場賣到百元,恐怕沒人會相信。
但在如今的中國內地,這看似不可思議的場景正在真實上演。
曾被隨手塞進垃圾桶的奶茶包裝,搖身一變成了年輕人追捧的「潮流藏品」,讓無數網友追悔莫及:「當初扔的哪是廢紙,全是真金白銀啊!」
打開二手交易平台,搜索「奶茶袋子」,各種款式的藏品隨處可見。
若告訴十年前的人,一隻裝奶茶的紙袋能在二手市場賣到百元,恐怕沒人會相信。
但在如今的中國內地,這看似不可思議的場景正在真實上演。
曾被隨手塞進垃圾桶的奶茶包裝,搖身一變成了年輕人追捧的「潮流藏品」,讓無數網友追悔莫及:「當初扔的哪是廢紙,全是真金白銀啊!」
打開二手交易平台,搜索「奶茶袋子」,各種款式的藏品隨處可見。
常規款單個售價1元到50元,有商家推出「59.9元得50個」的打包套餐,包含單杯袋、雙杯袋等款式。
最引人側目的是聯名款和限量款,部分絕版設計標價直奔百元,即便價格不菲,仍有收藏者趨之若鶩。
為了集齊心儀的新品包裝,有人曾一次買下三四杯奶茶,如今已收藏上千個袋子,還專門購置貨架存放。
重複的藏品轉售後,已為自己帶來近800元的收入。
這股奶茶袋收藏熱,恰好印證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破爛』」。
上輩人珍藏的郵票、糧票、火花,是物質匱乏年代裡的精神慰藉;80後鍾愛的遊戲卡、貼紙、玻璃彈珠,裝滿了簡單純真的童年快樂。
而現在的年輕人,則在奶茶袋上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情感歸宿。
有人為喜歡的IP聯名款執著,有人沈迷收集記錄品牌成長的早期包裝,還有人把互換袋子變成新的社交方式,在圈層中尋求認同與共鳴。
奶茶袋的「人生」並不只有收藏這一種可能。
實用派把它們改造成冰箱分格袋、野餐收納裝備,手工達人則將其變身筆筒、化妝刷筒甚至小型燈罩,每一次改造都充滿成就感。
這股熱潮的背後,是品牌營銷與年輕人情感需求的完美契合。
數據顯示,2024年新式茶飲市場規模達3547.2億元,預計2028年突破4000億元,年輕人對奶茶的消費早已超越「解渴」,更多是追求社交屬性與儀式感。
品牌不時推出的聯名包裝,不僅帶動銷量,更讓包裝成為情感連接的媒介,甚至有品牌專門推出「週邊收集計畫」迎合這一趨勢。
心理學從業者分析,這些小物件早已超越本身的價值,成為年輕人的情感錨點。
它們封存著喝奶茶時的歡樂時光,也承載著對喜好的堅持,就像盲盒、攢金一樣,是年輕人疏解情緒、追求儀式感的一種方式。
原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們總能在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東西里,找到屬於自己的青春印記,這大概就是每代人「破爛收藏」的真正意義。
相關推薦
中國內地爆火的奶皮子糖葫蘆,一串熱量達220-240千卡,需快走50分鐘消耗,還可能致血糖超標。醫生提醒,糖尿病、高血脂、肥胖、胃腸疾病患者及嬰幼兒等5類人別碰,其他人應分食、兩餐之間淺嘗。
哈瑞寶可樂軟糖被驗出大麻成分,家長及兒童食用後出現頭暈、嘔吐等症狀,涉事批次已緊急召回。專家提醒市民立即停用並退貨,購買食品時務必核對批次資訊,確保飲食安全。
TikTok 博主 Christine Connell 疑因男友放屁感染大腸桿菌引發七年鼻竇炎,事件引發網民熱議。醫學專家指摘傳播途徑極不可能,並揭示醫院環境或免疫力低下才是高危因素。
2025 年日本米價暴漲,4 月較去年同期升 98.4%。政府釋出儲備米因農協壟斷成效差,米農收入微薄難維生,更引發盜米事件,暴露農業政策弊端。
「丼」字由中國古字演變為日本國民美食符號,現今在香港融合創新,成為跨文化飲食代表,同時揭示中日漢字及飲食交流的千年軌跡。
泰國烏隆他尼府一隻拉布拉多與金毛混血犬 Latte,誤將土製炸彈當作玩具叼回家,幸獲軍人主人及時發現。專家提醒養寵家庭須加強物品檢查,避免類似悲劇發生。
德國男子馬庫斯・漢塞爾透過收養及聯姻偽裝成「霍亨索倫親王」,混入英德王室圈,與真親王展開法律戰。事件揭露貴族頭銜背後的法律漏洞,網民譏諷「花錢買戲碼」。
一段 4 歲男童在曼谷橋下抽煙的影片引發軒然大波。調查發現其家庭深陷貧困,父母無力撫養。事件暴露泰國社會福利漏洞,呼籲加強兒童保護與貧窮紓困。